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日本大地震的啟示 天災與人為因素的互相影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距日本9級大地震已超越2個星期了,據當局的數字,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大地震引發海嘯及影響民眾安全的福島核事故。世界各地的人關注災情,伸出援手協助救災工作,現今的科技與社會發展步伐雖然加快,但面對天災,人力作為有限,卻並非坐以待斃。不過,香港人能否從這次事件中總結經驗?或者,我們可以從本地學者的分析得到一些指引。 ■文、攝:盧寶迪 圖:資料圖片

 3月11日,日本東部對出海域發生9級強烈地震——日本迄今震級最高的地震,亦是自有紀錄以來第4大地震(震級最高的一次是發生在1960年5月的智利9.5級大地震),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龍生指,這也是首次引發核危機的地震。陳龍生指現時可做的包括在教育上灌輸有關地震的知識,提高警覺,做好相關準備和改良基建設施。

 近年全球地震頻仍,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及經濟損失,災後的危機應變固然令人關注,但相信不少人都希望,若能預示地震的來臨,提早做好準備甚至離開地震區來「避過一劫」會更好,究竟地震預測有多準確?

 陳龍生指,若然要提出一個科學的地震預測,就得說明地震在何時、何地、震度、有多大機會發生以及提出預測的原因,而當中預測也可分長期、短期、地震警告等多種。他補充,地震發生前大多有先兆,比較明顯的如動物異常活動、海面水位上漲等,但以現時的技術,仍難準確地預測地震的發生。

仍難以準確預測地震

 「尤其是預計地震會在數小時至數星期內發生的短期地震預測,畢竟地震的自然本質屬紛亂(chaotic),即使大地震前已有連續多次高達7級的地震,但哪能預測到這個大地震會在哪裡、哪時發生?」陳龍生說很多時地震預測的研究,都是在事後分析地震前的先兆,儘管有美國學者曾嘗試預測,在加州Parkfield(帕克菲爾德)進行實驗,但最終亦未能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日期。

 而且有關當局在發布地震警告前需多番考慮,畢竟發布警告牽連甚廣,隨時影響社區及區內發展,錯估預測所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決策者須平衡發布與否的得失,不過陳龍生補充一點:當國家經濟趨向繁榮,大多傾向不發布地震警告。例子有1975年在遼寧海城發生的7.3級地震,在地震一年前已有先兆:逾300次餘震和渤海水位上升10厘米等,地震發生前9小時有關當局成功把民眾遷離原居地,使死亡人數僅1,300人,跟1年後逾24萬人喪生的唐山大地震成強烈對比。

汲取教訓防患未然

 近年世界各地出現多次的地震災害,去年在海地、智利及中國都有造成嚴重傷亡的大地震,專研地球科學的港大副校長麥培思教授指,在科技、社會及教育上都汲取了不少教訓,如發電設施除了要有抗震設計之外,還需能承受海嘯的衝擊,畢竟海嘯所造成的影響可波及其他地方,如美國西岸亦受日本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所影響。「不要低估自然的複雜性,地震就是一個明顯例子。即使根據以往數據推算下次地震在數百年後才發生,也有可能突如其來出現,畢竟大自然的本質是紛亂的。」

 不過麥培思亦指出,有部分教訓不是大眾不知道的。「只是大家忘記了,或者是因為人們的需求,而願意承擔可能遇上的風險。至於我們能夠承受哪個程度的風險?香港在這個問題上還需多作準備。」他亦認同教育的重要,向大眾灌輸地震知識的重要,認識自然的「互動」本質:「我們只是系統的一部分而已。」

相關新聞
日本大地震的啟示 天災與人為因素的互相影響 (圖)
香港與大亞灣核電站 (圖)
為了創作 「焚化」青春製作動畫 (圖)
彼思動畫人物 相約在博物館 (圖)
「彼思動畫25年」展覽
歷史與空間:盤古.女媧.阿無羅漢 (圖)
豆棚閒話:閒話「烏紗帽」 (圖)
文化觀察:虎媽育兒,殘酷也是一種智慧 (圖)
文化觀察:讀史一則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