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閒話「烏紗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烏紗帽。 網上圖片

廖楚強

 烏紗帽,本來是古代封建官僚所戴的帽子,後來就被人們泛指為做官的代名詞。直到現在,人們在習慣上還喜歡把辭官、罷官戲稱為丟掉烏紗帽。但烏紗帽究竟是在什麼朝代被規定為官服?卻找不到明確的記載。大概早在南北朝時代就有了烏紗帽這個名稱。至隋代一度定為官服。但唐朝初年,由於唐太宗的英明治國,提出「以民為本」的思想,服裝不分貴賤,一律平等穿著,所以烏紗帽在唐朝初年並非官員專用,庶民百姓也可以穿戴。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烏紗帽》條載:「(唐)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詔曰:『自今以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此之所謂「士庶」,就是指老百姓。可見唐太宗的確稱得上歷史上的一位賢明的皇帝,他的治國理念就是與老百姓平等相處,唐李白《贈烏紗帽》詩:「領得烏紗帽,全勝白接蘺。」可見唐代的烏紗帽,也不過是平民通用的便帽。

 從唐朝以後,歷代的封建等級制度越來越森嚴了。到了明朝,烏紗帽便正式成為官僚階級的專用品了。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規定:「凡文武官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圓領衫,束帶為公服。」同時又規定,凡是年老退休的官員,以及侍奉父母辭閒之官員,也允許繼續戴烏紗帽。而因事罷官者,則服飾與百姓一樣,不允許再戴烏紗帽。所以實際上是從明朝開始,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官僚特權階級的代名詞。到了明朝末年,官僚政治極端腐敗。甚至於用金錢來買官賣官的現象已經司空見慣了,所以烏紗帽也成為富豪財主搶購的「暢銷貨」。明馮惟敏《清江引.八不用》曲:「烏紗帽,滿京城日日搶,全不在賢愚上。誰是誰非不用講。」所以明朝末年,烏紗帽太多,官多如麻,這種政治敗象也是造成明朝敗亡的原因之一。

 到了清朝,實際上的烏紗帽已經被滿服「頂戴花翎」所取代了。這種帽子有點像尖頂的斗笠,帽子向後下垂拖著一條孔雀尾翎羽。這就是清朝的官服(等於明朝的烏紗帽)。所以清朝的人被罷官,就叫做摘掉「頂戴花翎」(如摘掉「烏紗帽」同樣的意思),不過人們長期的習慣,還是用「烏紗帽」來作官僚的代名詞。而清朝末年,也同樣步了明朝末年的後塵,「頂戴花翎」賞戴也濫起來了,並且也可以用錢來買賣,當時叫做「捐官」。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桂花帶了土老兒到京城裡去,居然同他捐了一個二品頂戴的道台。」大概一個政權朝代的腐敗,首先就是從官僚制度的腐敗為其開端。明朝之亡如此,清朝之敗也是如此,這真是千古明鑒!

 辛亥革命以後,幾千年的封建制度被推翻了,當然「烏紗帽」和「頂戴花翎」也就沒有了。在穿衣戴帽方面,可說是真正人人平等。上至總統百官,下至百姓庶民,你愛怎麼穿戴就怎麼穿戴,沒有人來管你了。於是穿西裝戴高帽的有之,穿長袍馬褂戴瓜皮帽的也有之,唐裝、漢裝、中山裝、學生裝樣樣都有,這不能不說是社會的一大進步。真是服裝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要做到實質上的人人平等又談何容易?服裝的平等,不過是一個表面現象,而實質上的平等,就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孫中山說過一句話:真正的平等,是人民立足點的平等。而這個「立足點」又體現在哪裡呢?主要就體現在人們勞動權利的平等、就業機會的平等、分配制度的平等、福利保障制度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真正要做到這一切的平等,說實在的,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儘管「烏紗帽」已經沒有了,但是烏紗帽作為官僚的代名詞,還經常掛在人們的嘴上。「烏紗帽」的幽靈還不時地蕩漾在我們的國土上。要在實質上徹底消除封建等級制度所遺留下來的「烏紗帽」,也是我們今後奮鬥的一個目標。

相關新聞
日本大地震的啟示 天災與人為因素的互相影響 (圖)
香港與大亞灣核電站 (圖)
為了創作 「焚化」青春製作動畫 (圖)
彼思動畫人物 相約在博物館 (圖)
「彼思動畫25年」展覽
歷史與空間:盤古.女媧.阿無羅漢 (圖)
豆棚閒話:閒話「烏紗帽」 (圖)
文化觀察:虎媽育兒,殘酷也是一種智慧 (圖)
文化觀察:讀史一則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