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核災危情 國際拯救隊召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日本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連環爆炸,洩漏輻射向全球各地擴散,不少美歐地區都錄得微量輻射指數。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核能一方面能作為一種較清潔的能源,一方面也潛藏極大危險。因此,世界各地擁有核電廠的地區,除了有核能專家組織,也同時發展各自的核災拯救隊。 ■文:所羅門 圖:資料圖片

 有美國傳媒報道,日本核災已遠超本土拯救隊的拯救能力,建議聯合國籌組一隊集合國際核災拯救精英的部隊,隨時出動。拯救核災,必須具備高度勇氣和無私技術分享。似乎,在核子新世代,大家引頸以待的應是「國際核災拯救隊」。

 電視新聞中,經常播放救災人員不斷向核電廠注水的畫面。日本擁有先進的科技,也相信團隊的力量。日本人拍攝多不勝數的戰隊特攝電影,便可見一斑。

和核災孤軍苦戰

 日本的核災拯救隊,屬於東京消防隊的「特種部隊」。當核電廠出現「問題」,政府便馬上派出有關拯救隊到達現場。

 前線拯救隊的首要任務是救出傷者。拯救隊到場後,很快便救出4名傷者,其他隊員便立即進行輻射監測,分析現場形勢。他們發現,保護牆及建築物頂均被炸毀。核電廠正門附近的輻射水平高達正常值的八倍,一號反應堆中央控制室更是正常值一千倍。由於冷卻系統失靈,拯救隊面對隨時發生爆炸的危險。核電廠的牆壁及天花已遭損毀,只剩下鋼筋支架,隊員面對極嚴峻挑戰。1號機組不斷熔化,拯救隊利用消防泵,向反應堆心壓力容器直接注入海水,企圖使之冷卻。注水時,卻發現出現大量帶有輻射的積水。拯救隊便努力把積水抽走,利用水泵把1號反應堆積水抽到冷凝器暫時儲存。可是,2號和3號反應堆的冷凝器已滿,必須先移去冷凝器的水,才能繼續抽積水。

 拯救隊的最終目的就是爭取時間讓工程和技術人員加緊搶修,盡快重新啟動外部電源冷卻反應堆。最近,日本傳媒透露,東京電力公司就核電廠災場的情報錯誤百出,竟然把反應堆的輻射量錯報,大大影響救災進度。但有專家表示,拯救隊員的行為其實對災情無助,流出來帶有輻射的水更威脅附近環境安全,這令拯救隊士氣大受打擊。目前,拯救隊在災場的景況就仿如電影中的災難拯救隊一樣:一方面背負社會期望,一方面又因著周遭的人為失誤,以及很多不明白,也不能知道的地方,遭逢困難險境。

福島核災啟示錄

 這隊核事故拯救隊情況實在尷尬。一般地區,類似部隊大多數都是軍方旗下組織,給予最先進的訓練、技術和裝備支援。可是,日本的有關拯救隊和自衛隊並沒有太大聯繫,表面上也只不過是消防部門屬下組織。面對這世紀大災害,實在顯得有點吃力。

 二戰以後,日本開始走「和平路線」,發展均以經濟和科技為主。軍事方面,也只是建立「合宜」規模的自衛隊。日本的核技術,在國際舞台更是敏感非常。雖然,核事故後日本政府已派遣近10萬名自衛隊隊員前往災區。可是,也是主要處理地震的救災工作。對於核電廠的「技術救援」,也沒有直接觸碰。有評論指,日本盡量把核技術和自衛隊「分隔」,以免國際社會「想入非非」。這樣子也大大加重了拯救隊的負擔。

 核災的特質也令拯救隊難堪。一般災害,也只不過是危害本土地區安全。簡言之,也只不過是國家境內問題。拯救隊工作時,也只需忠心按上頭命令而行便可。可是,核災不但影響鄰近地區,就連地球另一端的地區也會受到影響,這是一個國際層次的問題。故此,當日本核電廠傳出爆炸消息後,各國便十分緊張。駐日美軍收到消息後,便隨即表示可提供協助,把物資運往災區。美國亦馬上差派駐守橫須賀的華盛頓號,以及原本正往韓國參加軍演的里根號,奔赴宮城縣三陸海域,提供後勤服務。消息指,美國正計劃多派三至四艘軍艦赴日,而合共150人的搜救隊及搜救犬亦會隨時出動。全球各國都對拯救工作十分「關心」,紛紛提供不同的「意見」。目前,日本政府「體恤」各國的關心,並沒有開放大門給予各國「好友」進入核電廠,大家暫時也只能遠觀。不過這樣便令本土拯救隊面臨難以承受的國際壓力。

國際拯救隊 難以成軍

 最近,有美國專家終於「按捺不住」,批評這場核事故已遠超日本的拯救能力,促使交由聯合國處理。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核專家梅什卡蒂(Najmedin Meshkati)表示,這場核事故必定是「比外界知道的更嚴重,並非單一國家能自己解決」。奧地利中央氣象研究部門也指,有關核事故的輻射洩漏量,已遠超86年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水平。法國和瑞典核子部門也相繼表示國內錄得空氣中有微量洩漏輻射。消息指,日本東電已向外國核電專家尋求「交流」。

 核災威力具國際性影響,所以不難理解各國對其緊張關注。似乎,大家都期盼出現一支雲集國際核災拯救精英的部隊,鎮守人類的未來。就連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發言人比爾斯(Elizabeth Byrs)也開腔表示各國要派出富經驗的專家,「協調」日本的救援工作。

 不過,大家期望的卻不是聯合國派遣人員,運送醫生、食物、毛氈、搜救犬或直升機到現場,而是成立一個國際部門,訓練一班核災拯救精英,長期地保障人們的安全。目前,最具核災經驗的國家,相信便是經歷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的烏克蘭。大家都期望,當地能派出核輻射和醫療專家,充當團隊的技術顧問。美國和德國方面擁有最先進的機械和工程技術,極有潛力成為團隊的機械顧問,而英國和加拿大則具最強的搜救技術,搜救犬的訓練技術,也是世界一流。那麼,只是把大家聚在一起便成嗎?當然,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當中牽涉很多權力和利益問題。

 國際社會亦對切爾諾貝爾核電廠高度關注,當年有關部門卻堅持自行處理。事實上,核能研發是極重要的機密,並不能輕易向其它國家披露,因為核能和核武技術有著極密切的關係。當各國拯救隊到達現場,當地的技術便會被一覽無遺。災場,其實是一個極具價值的「寶庫」,很多天然、人為的問題和失誤,都能借鑒。而當地拯救隊的程序更是十分寶貴,值得各國學習。可是,國家利益和形象都會阻礙向國際給予無私的「分享」。事實上,也要顧及國民的形象,始終不能對國際朋友「中門大開」,所以很多國家都認為,當年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的死傷程度,遠大於官方所公布的。今天,各國傳媒報道日本的傷亡數字,也是充滿想像力的。

 核能始終是具爭議性的發展項目,很多地方的部門都是費盡唇舌,才說服市民給予「開綠燈」。核能項目,確有助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故此,當核電廠發生事故,國際專家進入災場研究後,核能項目的「真實故事」便會陸續遭到揭露。近年,福島第一核電廠已被披露出很多負面消息,例如78年曾發生「瀕臨」核輻射外洩事故,隱瞞至07年才公諸於世。若今天批准各國專家到場考查,相信會發現更多驚天秘密。當負面消息傳出後,日後要再發展核能項目,便難以獲得支持。而有關地區的食物和製造業,也會受到極大影響,因為其土產和產品的輻射含量,都已無容置疑。

拯救 乃靠愛心誠實

 在今次日本的核事故中,日本和美國的救援組織的關係一度膠著。有消息指,核電廠的輻射外洩,其實有可能避免。日本核電廠宣佈冷卻系統故障後,美國曾提出派遣空軍,緊急運送冷卻劑到現場。有傳媒報道,美國的軍隊甚至願意深入核電廠提供「冷卻服務」。可是,當地部門表示可自行處理而婉拒。

 根據日本的《核能災害特別處置法》,有關核電廠和部門必須即時發布核能事故的緊急消息。當地傳媒批評,有關當局在事故初期,一度企圖封鎖現場消息和資訊。事實上,外國傳媒和救援隊也不能通達現場。一直以來,也是靠當局和當地部分勇敢的傳媒,去採訪及發布現場消息。最通曉現場情況的,也只有留守核電廠的職員以及本土拯救隊。不過,要組織一支國際拯救隊,仍然是天馬行空的構想。因為,發生事故的國家,實在很難放下本身的利益和形象,開放現場給予外國「施救」。

 最新消息指緊張狀態或有轉機。馬來西亞表示,將派最精銳的天災特別拯救隊前往日本。歐美也表示,願意提供最先進的器材和救援隊伍。法國全球最頂尖的核能專家,近日已經抵達日本,表示願意「分享」最先進的輻射分析技術。目前,消息指日本表示「歡迎」,更有指中國、韓國的專家也獲「入選」。

 說到底,核災害必定無日無之,能拯救人類的相信不是如何組織一支國際救援隊,而是先讓人類處理災難時,學習有愛心和誠實。核技術是人類以智慧研發的產物。有專家相信,人類也有同樣智慧去處理未來的核事故,但條件是各人願意放下自己,分享經驗和技術。若各國以公義行事,不研發傷害別人的科技,只是以人類福祉為依歸,當發生事故、需要別人幫助時,也可以坦然無懼吧。

相關新聞
核災危情 國際拯救隊召喚 (圖)
離地 脫離常軌的劇場體驗 (圖)
離地
點評集:沒有月亮的晚上 (圖)
@上海:祖賓.梅塔訪滬 紀念馬勒逝世百年 (圖)
百家廊:貧富分化背後 (圖)
翠袖乾坤:「幽閒貞專」
娛視觀:讓英魂安息功德無量
琴台客聚:照片的本事
杜亦有道:更正訛傳
一網打盡:購房背後
記憶後書:電影節手記之三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