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霍達昭示範拉繩動作。
香港的表演藝術之中,默劇實屬小眾,要在下一代撒下默劇的種子也不容易。遠在澳洲的香港默劇開山祖師霍達昭,在彼邦聽到很多關於80後的負面訊息,想了解香港的下一代,以及讓他們認識默劇,早前專程來港作短暫逗留,先後在3間中學和1間大學舉辦默劇工作坊「尋苗植默」,當中也有遇到令他感氣憤的名校學生:「忍唔住鬧15分鐘。」老馬有火,不是因為學生資質差,而是他們的態度和投入的程度,更令他反思香港的教育。
今年63歲的霍達昭曾投身繪畫藝術,80年代走進默劇藝術,到過倫敦和紐約深造默劇,回港後成立藝穗默劇實驗室,92年以「默劇藝術家」移民澳洲。他早前回港看到本地年青人的一些問題,在工作坊裡更是看得清清楚楚,有學生遲到25分鐘,有的則心散。「態度出了問題。成績出眾,但心裡似乎只有目標,向著成績、金錢等目標衝,覺得態度可以不理。」他叫那班學生除下眼鏡,看到每張臉上都有一對黑眼圈,也使他思考本地教育與學生在學業上所承受的壓力:「在教育上沒有了以往著重德育的傳統。他們功課壓力大,放學後可能還要補習。」說罷也同情學生所面對的處境。
提起年青人對默劇的興趣
好師父易找,好學生難求,幸好在不同學校舉行工作坊,霍達昭也有遇到學習時十分投入的學生,如採訪當日的學生,彼此間帶來的不只歡樂,也激發創意,思考如何把動作模倣,畢竟默劇(Mime)有著模倣的意思,他們在工作坊裡模倣吹氣球和在地上拾羽毛等動作。他希望這次能擴闊他們的視野,令他們處於飢餓狀態,自行吸收知識。「覺得飽,又怎會自行覓食?像動物園裡的動物,毛色確實靚,但走出動物園便會有問題。」
霍達昭說這次工作坊計劃不是以公開演出為目的,除了介紹默劇,提起他們對默劇的興趣,重點在於建立年輕一代的自我認知能力,以身體表達自己。「默劇有助他們開放身體,從而開放腦袋和心靈,減輕他們平日心理和生理的壓抑,其實心理生理衛生有助思考。」
自70年代林立三把默劇帶進香港,霍達昭說在1985年至1997年是本地默劇的輝煌年代。時至今日,演默劇不一定要把臉塗白,那只當是一張臉具,大多穿上黑色衣服,但默劇的重點多年不變—在於觀察和創意:「留意身邊事,演繹出感動自己與別人的事。」
其實不少表演形式都跟默劇有關係,如霍達昭的學生詹瑞文,也曾是藝穗默劇實驗室學員,現時在本地是炙手可熱的表演藝術家,默劇也與舞蹈都有著共同元素,moonwalk本是默劇的形體基本練習,米高積遜的moonwalk也是來自法國馬塞馬素(Marcel Marceau)的「逆風而行」(Walking Against the Wind),他說這位默劇大師的演出魅力,也使他喜歡默劇。
「一般演員可發揮的空間不多,是舞台上的工具,主要的根據是導演和劇本的要求,而默劇則有著獨特性,表達的是自己身邊的故事,故事是屬於你的,表達出來令觀眾產生共鳴。自編自導自演,我手上的一個袋就裝滿了不同材料。」
霍達昭坦言在世界各地,投身默劇的人少之又少,即使他居住的澳洲亦然。「全面的專業默劇家——有豐富的表演經驗,認識默劇的2000多年歷史變化,有著緊貼現今時代的思維和自己一套的理念、理想的人,在現時可以說是沒有。」語氣隱然透出蒼涼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