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同學還記得上月17日的《Albert Yip與牛柏葉》吧﹖眼見反應不俗,同學又想多了解一些關於「上館子」的詞彙,所以以下將談談「上館子」的日常用語。
甫進西餐館,侍應劈頭問的一句,通常是:「How many in your party﹖」不要誤會,不是「開派對」。「party」在這裡,解作「一組人、一班人」的意思,即是問你「幾多位」。答過後,便安排入座了。如果跟女伴同行,當然希望選坐窗口位,即「window seat」,邊賞風景邊嘆美食。
「feel like」問吃甚麼
看了看餐牌,侍應自然走到男客人旁邊問「What do you feel like?」不要望文生義,聽見「feel」字,又聯想起甚麼「感覺」來著。他問的是:「你想吃甚麼東西?」或者他會用另一種問法問,例如:「What are you in the mood for﹖」不要被「feel」、「mood」嚇倒呢!當然,大多侍應都會問「What would you like﹖」便算。
7成熟是「medium well」
上西餐館,點菜種類當然不限於牛排與紅酒,但那是最常見的兩種。我們理應知道,牛排烹調方法大多是煎的,侍應一般會問你要幾成熟,全熟是「well done」。不過,甚少人這樣叫,因為肉質會韌。因此,我們大多會要7成熟。不過,如果你叫「seventy percent well」,只會貽笑大方,笑壞同桌的女伴。請謹記,最常叫的7成熟,是「medium well」。例如:
侍應:「How would you like your steak, sir﹖」
客人:「Medium well, please.」
1成熟可叫「blue rare」
順帶一提,遇上新鮮上品牛肉,不妨選擇1成熟。煎香薄薄的脆面,切開後,你透過鮮血,像仍感到牛的生命一樣。你可以在點菜時,說明要「blue rare」,這種叫法源自美國。有很多人抵受不了那種血腥味,好比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飲食其實在乎個人口味,不容別人說三道四。但當你品嚐美味的血肉排時,容易聯想起牛的生命的話,便請放下屠刀。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提到「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有人說,這是虛偽的說法,難道看不見便當沒事﹖那麼,高尚的人,又何以食葷﹖面對這些謬論,你大可說這是層次的問題。列子吸風飲露、僧侶素餐淡菜,我們皆不及也。但其他生命因我們果腹而死,我們起碼會感到內疚;相比起麻木不仁的人而言,算是高了一個層次了。
埋單是「Check please」
言歸正傳,倘酒過三巡仍有剩餘,又怕浪費的話,可打包外攜。你大可跟侍應說:「Could I have a doggy bag, please﹖」他們便明白你的意思了。以前的人,習慣把吃剩的飯菜帶回家給小狗吃,又或者為了顧全面子,非要說明不是自己吃不可。另外,我們廣府話說「埋單」,既生動又直接,一張「單」把桌上所有菜「包埋」一起計算。英文也不賴,同樣直接簡單,直說「Check please.」便成,意思不解自通。
「上館子」不怕自己不諳英語,最怕是外籍侍應那口半鹹淡的廣東話。你跟他說英語,他卻回你粵語,趣怪之極。因此,學好英語,他朝遊學旅行,到外頭走走,彼此都不會出洋相。
Glossary:
Party─一組人
Well done─全熟
Medium well─7成熟
Blue rare─1成熟
Doggy bag─外賣袋
Check─埋單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語言傳意學部講師 余國樑、區肇龍
網址:http://clc.hkct.edu.hk/tc/
聯絡電郵:clc@hkct.edu.hk
(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