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母親的夕陽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廣東嶺南風采藝術團的服飾風采《青花雅韻》。 歐偉建 攝

江 揚

 一場「廣東嶺南風采藝術團建團十周年匯報演出」,為任團長的母親第二次退休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母親有個好聽的名字「虹」。這個名字叫起來響亮,意境也悠遠綿長,仿若棲在藍天之上的一條美麗的彩虹,不知不覺為這個世界增了光加了彩。

 記得1993年的一天,我從香港回到廣州。父親告訴我說:「你母親要創建一支老年藝術團。」

 我吃了一驚,望著父親。父親神色如常,並沒有和我開玩笑的意思。母親接過話題說:「離開工作崗位休息,我就想為老年人做些事,發揮一點餘熱吧。」我明白了母親還是閒不住。

 那年,距離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尚有六年之遙,母親卻較早的接受了這個信息。她看到自己周圍退休後的老人,不是圍著鍋台轉,就是圍著兒孫轉。沒有精神寄託,空虛和無聊常常困擾著老年群體。母親想創建一個由老年人組成,並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的藝術團。既能夠緊跟時代,貼近社會主流生活,又可以從老年人的獨特視角關照社會,來反映老年人眼中的世界與世界眼中的老年人。「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質量,搭建一座交流和展現的平台」,這是母親的願望。

 我知道母親十五歲就從哈爾濱女中考進東北文工團,是個能歌善舞的好演員。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聽過母親給我和弟弟妹妹唱東北民歌《月牙五更》,氣韻悠長的旋律好聽極了,至今我還能哼得出來。也看過母親給我們跳朝鮮族舞蹈《道拉吉》,一點一踏,手腕柔和,腳步輕盈,翩翩的舞姿讓我們覺得母親特別美麗。後來母親轉做行政管理,在外事文化部門工作多年,我還為此而感到惋惜。

 在我的心目中,母親不僅是個積極向上的職業女性,還是一位言傳身教的好母親。她通情達理,讓我學會寬容和理解;她好學上進,讓我學會努力和進取;她敬老愛幼,讓我學會敬重和善良;她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讓我常懷感恩之心。母親很優雅,是她不願平庸無為地生活;母親很少串門閒聊,是她不願浪費時間;母親堅持不懈地工作,是她不願意養尊處優。創建老年藝術團,是母親選擇的一種充實的、有意義的、不斷進取的退休生活。

 那年,母親率先創建的廣州老百姓藝術團的牌子一掛出來,就成為當時廣州的新鮮事。有人不解:「這麼老還又唱又跳」;有人好奇:「老頭老太太自娛自樂吧」;更有人驚訝地看到,藝術團的老幹部、老工人、老教師、老文藝工作者們身上煥發出的一種活力,彷彿他們又回到青春年華。其實對他們來講,記歌詞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排練一個舞蹈更需要比年輕人長一點的時間。但是沒有人退出,還不斷有人要加入。

 在舞台上演繹老年群體新的人生和新的生活,使廣州老百姓藝術團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香港回歸前的1996年,藝術團接到赴香港演出的邀請函。這無疑是對母親的巨大鼓舞,她不怕辛苦獨自赴港籌措演出經費。過去熟悉母親的香港一些中資企業老總,見到這樣一位離休老人四處奔走尋求贊助都很動容,紛紛對這支老年藝術團慷慨解囊,贊助藝術團在港經費。

 藝術團在香港北角新光戲院首演那晚,我作為香港文匯報的記者,也坐在採訪席上。當掌聲一陣陣響起,我發現觀眾反應的熱烈程度出乎意料。老年人對我說「這不是老頭老太太的自娛自樂」;行家對我說「藝術團不是專業像專業」;年輕人對我說「他們雖是老年卻像青年」。演出結束後,霍英東先生的夫人拉著母親的手說:「不看真是想像不到這樣精彩的表演,看了就會被吸引就會被感動」。一些立法會議員、社團領袖和名媛闊太們之後還安排藝術團到九龍的社區、慈善組織的老人院去表演。有的老人對我母親說:「你們保養得真好」。眼神中流露的是羡慕,母親看到的是讚賞。

 2001年的9月,母親創建的第二支老年藝術團廣東嶺南風采藝術團,在楊曉明會長、劉昌炎前會長和世界日報記者李大明的鼎力支持下,獲得美國聖地亞哥中國人協會的邀請,赴美為當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2周年活動演出。大概這也是第一支去美國演出的中國老年藝術團。演員中年齡最大的76歲,平均年齡60歲。

 在我的記憶裡,《老年服飾風采》這個節目最有代表性。當音樂響起,一個個身材修長、氣質不俗的老人模特,身著最具中國特色的旗袍,邁著走在天橋上的貓步,款款走向觀眾……我的心被震撼了!她們雖然白髮蒼蒼青春不再,舉手投足間,卻自有一種恬泰秀嫻的風韻。從她們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種生生不息的動力。

 清脆甜美的《牧羊曲》歌聲,婀娜多姿的《春江花月夜》舞姿……每一個歌唱,每一個舞蹈,每一個樂器演奏,都給當地華人一個驚喜,也引來美國主流媒體的電視播出和新聞報道。現場一位白人攤開雙手,聳著雙肩對我說:「中國老年人的表演真是令人吃驚。」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中國老年藝術團的表演,在美國引起人們的關注,應該說是社會效益遠遠超過經濟效益。母親希望藝術團在展現中國老年人精神風貌的同時,也能讓人們看到注重生活質量不再只是美國老年人的專利。

 近二十年來母親回藝術團就像每天上下班一樣風雨無阻,她既是藝術團團長,又是藝術團公關,還是藝術團的文秘。團員的思想工作,節目的排練和演出,對外的聯繫和安排,母親全都一個人扛了起來。父親去世後,原來由父親承擔的文字工作也落在母親身上。七十三歲那年母親學會使用電腦,自己寫報告,自己打印,自己傳真文稿。回到家裡,我常常看到的畫面就是母親伏在電腦前的背影。

 母親曾率團先後參加過在日本、新加坡、蒙古舉辦的「國際老人文化節」,到北京、大連、黃山、青島、澳門等城市參加過各種文藝比賽,還去過工廠、農村和社區慰問演出。當獎勵母親的全國文聯「老年文化突出貢獻獎」、廣東省「老有所為奉獻獎」、全國「服裝天使獎」、「組織風格獎」等各種榮譽接踵而來時,母親說,她創建藝術團時倒是沒有想到獲獎這一層,她只是喜歡這樣做。是的,喜歡就是全部理由。

 母親叫吳虹,今年虛歲八十。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也許生命的質量和價值,不在於壽命的長短,而在於思想的富貧、精神的尊卑。「人生夕陽有八十,奉獻精神無黃昏」。這是母親新寫的詩句。

 母親用她的高度,撐起了自己人生的高度。

相關新聞
龍來 捲動 風起 美洲連環受襲 (圖)
龍捲風連日襲擊 (圖)
「追風」高手 (圖)
痛失家園 (圖)
「追風」 (圖)
本港也曾有龍捲風出沒 (圖)
ART HK 11與眾同樂 專家帶菜鳥逛藝展 (圖)
香港超英趕美? (圖)
Gabor Fulop (圖)
Christine Nguyen (圖)
Miki Taira (圖)
ART HK 11資料:
就是這些藝術和觀眾啦! (圖)
評香港藝術節的芳艷芬名劇選
百家廊:母親的夕陽紅 (圖)
翠袖乾坤:難辨真假是非
娛視觀:誠信與道德
琴台客聚:海水在我的血液裡咆哮
杜亦有道:書商申冤
一網打盡:號碼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