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海水在我的血液裡咆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06]     我要評論

葉 輝

 如果麥克尤恩(Ian McEwan)或尼克.霍恩比(Nick Hornby)的小說是一種閱讀的時尚,那麼,威廉.高定(William Golding)的小說會不會是一種過時的款式——甚或比毛姆(Somerset Maugham)更過時?威廉.高定倒提醒所有文學家們,不要對自己的些微成就過於認真,更切勿因而得意忘形,「幸而有甚麼神靈之類——我不敢直呼其名——告誡我毋忘自己在宇宙之渺小」,然後說了一個似乎永不過時的故事——

 話說一九八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宣布得主翌日,他在鄉間小鎮違例泊車,交通督導員小姐指著牆上的告示對他說:「你識字嗎?」他只好羞怯地鑽進車廂裡。故事至此還未完結呢。他碰見兩位警察,問道:「我有急事要辦,可否直接到市政府當場付清罰款。」年長的警察微笑說:「恐怕不可以了。」跟著告訴他怎樣填寫罰款表格,以及開一張十鎊的支票,貼上十六便士的郵票,寄給法院書記官。末了,這位年長的警察微笑著說:「就讓我們祝賀你贏得諾貝爾文學獎吧。」

 年長的警察先生認得一個渺小的文學家,眼力大概比交通督導小姐的好一些,那可不是這故事的重點,重點倒是在一個開放社會裡,文學家(或任何稍具名望的藝術家或科學家)絕對沒有任何特權,哪怕只是違例泊車的特權。

 威廉.高定年輕時出版過一本薄薄的詩集,其中一首叫〈破碎的迷惑〉(Mazed with Breakers):「我可否從開放之門走出去/一直走到日落的遠方/穿越暗夜或星光/直至走遍了七個白天」;「海水在我的血液裡咆哮/哼著一種野性的音調/我再不能對她說『否』/猶如浪潮之於主宰的月亮」。那是一個年輕的文學人向世界的呼叫,從開放之門走出去的夢想,儘管破碎而卑微,倒是天地間不可滅聲的一個「否」(nay)字。

 威廉.高定在諾貝爾領獎演說詞中說:「我們有電腦、人造衛星……能把複製的機器送上星球上去,並且收取它的報告……而文學只有文字,這工具之簡單原始有如石斧,甚至像人類初始雕刻石像的軟銅鑿……放在以矽片製作的作品中間,無疑相形見絀。」他似乎在說,在流行外太空探索的年代,文學豈不就是顯得微不足道嗎?且慢,不是這樣的,他跟著說:「文字經由作者的虔誠、技巧、熱情和運氣,可以成為世上最有力量的東西」,因為「某些場合的某些文字所表述的不僅是作者個人的思想,而是全世界一大部分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這一點,跟伊撒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所說的「偉大的文學作品只給偉大的人享用」,倒不無暗通之處。他也像威廉.高定那樣謙卑,自覺渺小,他說:「當我是小孩的時候,他們叫我做大話精;但如今我長大了,他們叫我做作家。」他又說:「生命是上帝的小說,就讓祂寫下去吧。」

 威廉.高定不以為文學有多偉大,可他相信,經由語言傳達的文學,「容許人對人講話,容許一個人在街上跟陌生人講話,直至小小的漣漪變成奔流於每一個國家的浪潮」,文學和外太空探索,原來有共同的目標:跟陌生人對話,以不同工具、不同形式、不同語言,無懼自己的無知,由無從溝通,耐心地達致一點一滴的溝通。此所以他自稱「寰球的悲觀主義者」(universal pessimist)、「宇宙的樂觀主義者」(cosmic optimist),悲觀與樂歡的矛盾就像「海水在我的血液裡咆哮」,是躁動的和諧,也是和諧的躁動。

相關新聞
龍來 捲動 風起 美洲連環受襲 (圖)
龍捲風連日襲擊 (圖)
「追風」高手 (圖)
痛失家園 (圖)
「追風」 (圖)
本港也曾有龍捲風出沒 (圖)
ART HK 11與眾同樂 專家帶菜鳥逛藝展 (圖)
香港超英趕美? (圖)
Gabor Fulop (圖)
Christine Nguyen (圖)
Miki Taira (圖)
ART HK 11資料:
就是這些藝術和觀眾啦! (圖)
評香港藝術節的芳艷芬名劇選
百家廊:母親的夕陽紅 (圖)
翠袖乾坤:難辨真假是非
娛視觀:誠信與道德
琴台客聚:海水在我的血液裡咆哮
杜亦有道:書商申冤
一網打盡:號碼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