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太指,感覺本港導師在課堂上不太專業。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居於黃大仙、現年14歲的黃若雯及9歲的妹妹若婷,分別於2年前及半年前開始到深圳福田學鋼琴,雖然每星期要花3小時來往深港兩地,但她們都覺得深圳老師較香港嚴格,即使感到辛苦亦認為值得。她們的母親黃太表示,女兒曾聘用香港鋼琴導師,但感覺不太專業,「香港導師在課堂中不時喝水、到洗手間,感覺不太專注,雖然跨境受訓辛苦,但希望子女學得較好,能入讀名校當然更好」。
若雯及若婷曾於內地就讀小學及幼稚園,多年前來港升學後,曾跟香港導師學琴,但效果未如理想,其後家人在網上得悉內地亦有提供藝術培訓,故前往報讀,希望為出外比賽作更好準備。
另一位於香港就讀小五的女生郭清鈺,亦在母親安排下參與7項課外活動,其中鋼琴、唱歌、朗誦和小模特兒等均於內地上課,希望建立專長,為升讀名校作準備。
育有一子一女的Catherine,亦曾安排子女到內地參加鋼琴及藝術體操等藝術課程,「部分導師是著名演奏家郎朗及李雲迪的同門師兄弟,一來較專業,價錢亦較相宜」。Catherine坦言,現時香港學童普遍有多項專長,雖然不確定「名師」對入讀名校是否有幫助,但認為至少能提升個人素質。最近她亦為兒子在內地報讀「lego」積木培訓班,加強兒子的創造力,「香港未曾聽聞有類似課程,lego不單是玩具,更可令孩子認識光學及力學,亦能培養創意」。
興趣班非名校入場券
名校拔萃男書院校長張灼祥表示,參與大量興趣班與入讀名校沒有必然關係,「不應將兩者對等,但當然,作為充實自己的課外活動亦無不可」。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淑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