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富春山居圖》局部之黃公望肖像圖。 中通社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傾力構製的曠世名作,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筆墨清潤,意境簡遠,佈局疏密有致。而黃公望也以其在山水畫上的成就,不但當時名列「元四家」之首,且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成為明清山水畫界推崇的宗師。
《富春山居圖》始畫於元至正七年(1347年),完成於至正十年(1350年)。到了明清之際,《富春山居圖》為收藏家吳洪裕所得。清順治七年(1650年),吳氏病危,彌留之際要將它火焚殉葬。他的侄兒從火中搶出,此時長卷已有五尺被燒燬,餘下部分又被燒成兩段。
「剩山圖」長51.4厘米,目前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無用師卷」長636.9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讓《富春山居圖》合璧展示,是兩岸各界人士多年的心願。
兩岸各界努力促成合展
2010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兩會中外記者會上回答台灣記者的提問時,深情談起了《富春山居圖》:「我希望兩半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整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由此,《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再次引起了兩岸民眾的強烈關注。經兩岸各界努力促成了今次《富春山居圖》在台北合璧展示。
聽說《富春山居圖》就要合璧展出的消息後,2011年2月,溫家寶總理在與網友線上交流時表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希望經過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終有一天會實現一個更高的願望,就是讓一個完整的、統一的中國的河山得以實現,讓一個完整的《富春山居圖》永遠合璧在一起。」 ■綜合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