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日電 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最近公佈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全區常住人口中,蒙古族人口為422.6萬人,佔17.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蒙古族人口增長速度高於漢族0.5個百分點,達到4.89%。
而了解歷史的人們知道,中共早在成立早期就強調各民族平等,並逐步形成了少數民族區域自治的思路。1947年,內蒙古自治政府在現烏蘭浩特市成立,標誌著蒙古族民族區域自治的開始。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實施社會主義建設「一五」計劃,在內蒙古建立包頭鋼鐵公司,從此徹底改變了內蒙古不能生產一根鐵釘的歷史,並拉開了內蒙古工業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序幕。
享優惠政策 GDP冠全國
2000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內蒙古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並形成了農畜產品加工、煤炭、電力、冶金等六大支柱產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方素梅說,西部大開發首要目的是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內蒙古正是抓住這一時機,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2007年,內蒙古東部地區被納入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成為全國唯一同時享受西部大開發和東北振興優惠政策的地區。近年來內蒙古經濟保持高速發展。2010年,全區人均生產總值超過7,000美元,位居全國前列;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5,530元,近五年年均實際增長10%。
資源收益補貼少數民族
在一些重要的資源開發區,如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政府有能力為包括蒙古族在內的少數民族提供比當地漢族群眾更好的保障。2007年以來,準格爾旗政府每年按不低於一般性預算支出的0.3%安排少數民族發展資金。
為促進牧民增收,2010年,內蒙古政府一號文件《關於促進牧民增加收入的實施意見》出台,提出實施加大補貼力度、推動牧民轉移就業、大力扶持畜牧業發展等措施,並明確提出,自治區每年從煤炭價格調節基金中提取10%、兩權(探礦權、採礦權)價款平衡預算50%之中提取10%,專項用於草原生態保護和牧民生產生活補貼。
事實上,為推動經濟發展,改變牧區落後的面貌,一些蒙古族聚居區的地方政府有著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強烈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