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劉曉靜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中,投資屬間接需求,消費和出口屬直接需求,但國家統計局發佈的5月數據顯示,在投資強勁增長的同時,屬直接需求的消費和出口增速卻在回落。有專家認為,「十二五」應是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調整經濟結構之際,然而5月份的數據表明,中國的經濟結構再次面臨挑戰。
地產泡沫續膨脹 居民收入比重降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表示,前5個月中國經濟增長還是處於傳統的增長方式,經濟結構可以說是進一步失衡。這種失衡表現為,儘管GDP經濟增長強勁,但是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明顯遏制,房地產泡沫仍然在膨脹,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仍在下降;地區差距沒有縮小,區域不平衡並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4,697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比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如果扣除物價因素,實際消費增長更為軟弱。
拉低消費的是房地產和汽車消費。今年以來,政府實施更嚴厲的房地產調控,特別是許多城市的限購措施使房地產需求大幅收縮,成交量下降。這也影響了與房產相關的家居、家電等產品的銷售。在購置稅政策退出、一些城市治堵限購政策的影響下,4月國內汽車產銷出現27個月以來首次負增長後,本是汽車傳統銷售旺季的5月再次陷入負增長。
在出口方面,出口增速連續兩月回落。中國5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從4月份的29.9%放緩至19.4%,進口同比增速從4月份的21.8%上升至28.4%。
高耗能投資偏熱 原材料價格上揚
另外,高耗能投資居高不下也是經濟失衡的重要證據之一。今年是近幾年電力供需形勢最為緊張的一年,電力缺口總量可能超過歷史上最嚴重的2004年。
同時,原材料價格上漲,由於國際原油和鐵礦石價格的推動,PPI通脹率保持在約7%的水平上已經超過5個月。主要原因在於國內投資偏熱,進口了大量原油、鐵礦石。專家警示,實際上,這種經濟增長並不實惠,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3.5%左右,相比之下,國外鐵礦石三巨頭的平均利潤率接近40%,中國鋼鐵產能的擴張影響了國內生態環境,同時利潤被國外廠商拿走,這是不可持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