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作者:胡金銓
出版社:香港三聯
出版時間:2011年2月
定價:港幣88元
今年是胡金銓導演(1932-1997)逝世十三周年,胡金銓的侄女胡維堯繼《胡金銓電影傳奇》(2008,與梁秉鈞合編)後,接連出版了《胡金銓談電影》和《胡金銓隨筆》二書。隨筆集暢談飲食文化、日本文化及社會、鴉片戰爭等,我不在行,還是聚焦前者吧。
屈指一算,第2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刊《超前與跨越:胡金銓與張愛玲》、山田宏一及宇田川幸洋合著的《胡金銓武俠電影作法》、黃仁編著的《胡金銓的世界》、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出版的《現代中文文學學報》八卷一期「胡金銓電影專號」等,都是全面探討胡金銓電影的主要書刊。難得最新出版的《胡金銓談電影》是由他自己說、自己寫,為我們提供更多一手資料。
好了,我們也許要問,為甚麼我們現在要更了解胡金銓呢?答案很簡單。胡金銓也許是第一個國際級的華人導演,他改變了武俠電影的美學世界,作品製作認真,出入中國傳統思想,具有頗高的藝術價值與美學水平。
我一面翻閱《胡金銓談電影》和《胡金銓隨筆》,就想起自己早前到鹿特丹電影節觀摩,今年剛好有武俠片的回顧單元,選映了《山中傳奇》等十九部電影。我深刻記得電影節快到尾聲,大伙兒去吃飯,坐在對面的奧地利影評人Christoph Huber自信滿滿地跟我說──他個人認為胡金銓的《山中傳奇》是整個電影節最出色的一部作品。
《胡金銓談電影》首章談日本影展,紀錄1994年京都國際電影節的種種,洋洋灑灑幾十版,現在看來還是資料性重於趣味性。書末則有《俠女》和《龍門客棧》的劇本,令本書的可讀性大大提高。
當然,本書的重點當在中間數篇論電影的文章及對談。例如〈從拍古裝電影找資料談起〉,胡金銓說考據之難,又從野史、筆記、小說裡找到好材料。設計服裝和道具,就要看古畫或圖片,難得找到一張工筆畫像,夠寫實了,但原來錦衣衛配日本武士刀,輪到觀眾未必接受。始終「觀眾對古人的形象是從戲台上來的」,這教我想起最近有電影《關雲長》上映(甄子丹飾關羽),我們對關公形象已有既定想像,胡金銓卻要問:「不管是戲台上、神位上的關公的『形象』都差不多:身穿金甲,斜披綠戰袍,一手撚鬚,一手拿《春秋》。這種扮像的來源我們不詳細,看樣子很像『繡像演義小說』。先不論服裝對不對,關老爺手裡那本《春秋》卻是木版線裝書,請問,漢朝有沒有那種形式的書?印刷術是甚麼時候發明的?雖不一定拿著竹簡,也要拿著手卷吧?再說,漢朝沒有椅子,漢壽亭侯應該坐在蓆子上才對。」(頁90)不知《關雲長》有沒有犯上上述的毛病呢?
《胡金銓談電影》有一些訪談和對談,與王敬羲對話,甚有火花。王敬羲從小說作者出發,認為作品講究主題,重視故事、人物、情節、現實性等等,反而胡金銓不著緊主題與故事,他重視表現的技巧,乍看就是現實主義者和形式主義者在打擂台!
另一篇〈與唐書璇談電影〉,中心人物其實是唐書璇,文中比較有趣的是唐書璇拍成《董夫人》之後,談到構思中的第二部戲的內容(不是指《再見中國》),是關於八國聯軍入京時,一個外國兵和別墅女主人的關係,可惜影片沒有拍成,讀著讀著,也教人想到胡金銓有許多計劃沒有完成,例如《利馬竇傳》和《華工血淚史》等等,又既然電影拍不出來,就唯有從書中尋找另一些趣味了。 ■文:鄭政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