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趁踢躂節 舞出動感與傳承情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R&T其中兩位創辦人郭偉傑(右)與梁美嘉。

 能夠表現出節奏感和動感的舞蹈,踢躂舞可說是當中的表表者。若你以為跳得快就是夠勁、夠水準,問人家一秒可以跳多少步,創辦踢躂舞團Rhythm & Tempo(R&T)的郭偉傑(Ken)和梁美嘉(Eve)會跟你說:「踢躂舞,不是以這種方法來欣賞。」答案當然不是甚麼腰馬合一,想知道怎樣欣賞踢躂舞,最直接就是觀看高手過招,說的是在7月2至4日舉行的《香港踢躂節2011——拍.我.踢躂3》,這次表演更有3位日本踢躂舞高手及來自台灣的舞工廠舞團的3位代表同場演出,舞出火花。

 集合本地、日本和台灣踢躂舞高手演出的《香港踢躂節2011——拍.我.踢躂3》,由香港專業踢躂舞團R&T主辦,而舞團則由郭偉傑、梁美嘉在08年與音樂人張熙傑共同創立,以推廣及發展本土踢躂舞為主。08年的《拍.我.踢躂》以及去年搞的首屆踢躂節反應不俗,所以Ken說今年再接再厲策劃《拍.我.踢躂3》,當中的Tap Jam固然賞心悅目,加上現場音樂充滿動感,與踢躂舞者互相配合,共同演繹出踢躂舞的技巧和精粹。他還補充周日特別安排加長版,加插來自不同舞蹈團體的50位小朋友一齊演出,甚具傳承意味。

 若然你是第一次欣賞踢躂舞的表演,Ken認為不妨先感受現場的音樂和氣氛,嘗試享受當中的過程。Eve指踢躂舞除了用腳,還會用上半身作協調,雖是關乎動作,但主要還是集中在音樂上。「踢躂舞者像鼓手,只不過我們是用腳來奏音樂,是一種看得見的音樂。」

 踢躂舞者精彩演出的背後,藏著一重又一重的準備功夫和克服接踵而來的困難,Eve說,特別與來港舞者練舞並非易事,要在他們抵齠P演出前的兩三天內練習,在那段時間會挺緊張。Ken說找演出嘉賓更困難,差不多要提前一年準備:「事前聯絡和辦簽證都要花上不少時間,而且我找的嘉賓之前都有同台演出的經驗,畢竟我希望演出具可觀性,所以會安排2人或3人舞,令表演更豐富。」Eve補充,本地藝術行政人員尚少,在處理事情上很多時都要一人包辦,「雖然踢躂舞在本地植根已有十多年,但真正發展都是近半年的事情。其實去年觀眾反應很好,但都是入場觀看後才知踢躂舞可以如此精彩。」

在困境中推廣踢躂舞

 舉辦演出並非易事,培育後進更是艱鉅,身處本地這種商業化的氛圍,Ken指學生很少會以跳舞作為職業;「少練習,水準自會下降。我有個跳踢躂舞近3年的中七學生,很有興趣跳踢躂舞,我跟他說若要在本地發展,也得有專業證書,畢竟香港人對這認識不多;在日本,沒有『沙紙』、不是讀跳舞學校出身也不是問題,跳得好就已足夠。」

 曾到過美國和台灣進修舞藝和交流的Eve指,兩者都有藝術專校,所以發展較快,對踢躂舞不感陌生。「畢竟香港較為商業化,入場率無疑較低,幸好現時大多的中學都會由專業人士教舞藝,不是由體育老師兼顧,這樣對師生都有好處。」因為香港人對踢躂舞認知不多,不知跳成怎樣才算是好——「不是『一秒跳到幾多鵅z來衡量,絕對不是這樣。而是從對音樂感覺、掌握節奏變化和跳舞技巧來看。希望這次演出能帶給年輕人更多認識,畢竟現在的觀眾,將來都可能成為我們其中的一分子。」

 雖然跳舞這條路不好走,不過Eve並沒有放棄,更希望將來開辦一間舞蹈學校:「藝術對我的生命有很大影響,若然我能夠影響10個人,每人又再影響多10人,影響的範圍可以很廣。他們不一定要成為專業舞蹈者,但我相信對他們都有正面影響。」Ken希望能爭取更多及恆常的資助,以便接洽更多演出,畢竟現時得到來自藝發局的資助都是按計劃撥款,若能爭取每年撥款資助,在籌備和演出上都有望多加人手,發揮更好的水準。 文、攝:盧寶迪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新聞
八十後畢業作品展 從自身出發探索社會 (2011-06-25) (圖)
鬧市中尋人性故事 (2011-06-25) (圖)
從不同角度看香港發展 (2011-06-25) (圖)
年輕人關注民生問題 (2011-06-25) (圖)
學生檢視考試意義 (2011-06-25) (圖)
關心社會 保持理智 (2011-06-25)
香港浸會大學數碼圖像傳播畢業作品展2011 (2011-06-25)
趁踢躂節 舞出動感與傳承情懷 (2011-06-25) (圖)
香港踢躂節2011 (2011-06-25)
6000元的意義 反思本土藝術的發展 (2011-06-23) (圖)
《6,000》觀念藝術計劃書展覽 (2011-06-23) (圖)
阿金作品《心.錢》 (2011-06-23) (圖)
張嘉莉作品《當代藝術路邊展》 (2011-06-23) (圖)
6000元可以怎樣用? (2011-06-23) (圖)
蔡錦潮的三張針筆畫作 (2011-06-23) (圖)
丸仔作品《6000蚊花膠被》 (2011-06-23) (圖)
唐偉傑作品《宣傳》 (2011-06-23) (圖)
油畫中看墨西哥三個重要時刻 (2011-06-23) (圖)
《墨西哥仨刻》當代油畫展 (2011-06-23) (圖)
新蒲崗變遷 街坊回味舊情迎新變 (2011-06-2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