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顧名思義,通脹掛u債券(iBond)的回報率是與通脹掛u的,不會跑贏通脹。是否買得過,要考慮的因素也不少。按最新的數字,今年5月份的通脹率為5.2%,過去半年的通脹率平均為4.02%,換句話說,這批iBond的息率初期料最多只有5厘,之後要看本港的通脹走勢。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政府的全年通脹預測為5.4%,市民可以此為參考,至於iBond是否「抵買」,很大程度要看銀行會否向市民收取手續費。
買1萬半年利息270元
以1萬元的iBond為例,設若下半年的通脹達港府預期的5.4%,半年利息只有270元,扣除銀行的手續費、存倉費、代收利息費等,餘下的錢不多,幸好已有銀行宣布不會向投資iBond的散戶收費,李兆波認為是理想的做法。
他續指,要看iBond是否買得過,最重要是了解本港的通脹形成,很大部分因為美元貶值所致。從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看到,當地經濟仍未復甦,加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尋求連任,以及歐債危機未過去,料美國在未來12個月也不會加息,美元會繼續氾濫,故料本港的通脹有可能突破6%。
不過,李兆波強調,iBond只是對抗通脹,不能跑贏通脹。要取得更高回報,可以考慮其他低風險的投資產品,由於美元料會繼續維持低位,所以外幣的投資價值就凸顯出來,當中又以人民幣最為顯著。目前到內地存款,3年期的定存息率高達4.75%,而且內地正值加息周期,料息率還有上升空間,加上人民幣的升值潛力,縱然內地存款需繳納利息稅,但12個月的綜合回報應高於6%。
不會升值吸引力遜人債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亦指出,現時本港銀行息率低至接近零,港府發行iBond對一般小市民有一定吸引力。但他提醒,目前本港債券的流通量不高,買了iBond變相將資金鎖死三年,如果提前出售或會蝕錢。
譚紹興認為,相對而言,人債更為吸引,因人債具有升值潛力,iBond只可以抗通脹,不可炒賣又沒有升值潛力,吸引力略遜人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