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五個買樓少年誓要踏上炒樓發達路。
——聲光約會黃修平訪問
上星期的聲光版和翁子光展開了有血有肉的真情對話,窺見新晉導演的故事,這星期記者又和執導香港電台外判劇《輕狂歲月》另一集「五個買樓的少年」的導演黃修平約會,分享本地大學藝術系畢業生輾轉進入影視界,成為導演的心路歷程。
很多電影人說,電影是門藝術,而這位導演卻是真正藝術出身。 ■文、攝:呂瑋宗 劇照:香港電台
黃修平執導港台外判劇《輕狂歲月》的「五個買樓的少年」,講述5個「大想頭」的「80後」青年,企圖買樓脫貧的輕狂故事。買樓,是香港人最沉重的話題。但黃修平卻選以輕鬆角度,述說這段港人辛酸史。
輕狂的電影發燒友
「故事中的主角夠輕狂吧?其實,我的電影生涯也很輕狂。」黃修平感覺平易近人,外表斯文有禮。原來,他年輕時是電影發燒友,留美修讀電影時,更曾在夜間爬進校園剪片室開夜車。更估不到的是,原來他本科不是電影,而是藝術系畢業。
「中學時代,我對藝術充滿興趣,參與很多前衛話劇。當時美術老師細心栽培,同學都醉心藝術。大學選科時,我就此志不移選藝術系。」就這樣子,黃修平進了中文大學藝術系。「二年級時,我發現自己想做電影工作,可是當時還沒有完善發展影視學位。」雖然如此,他仍不斷想辦法入行,暑假便向各大小電台、電視台和電影公司寄自薦信。「過程十分艱辛,基本上大部分回覆是:『對不起,本公司沒有這職位』。幸而,從傳播系同學口中得悉港台聘請實習生。這樣子,便參與人生首部正式影視節目製作——《中期人口普查》。」
入行後,黃修平更火熱,經大學書院協助往美國大學電影系當交流生。「那個年頭,真的很正!」原因是他可盡情使用校內電影器材,包括16米厘攝影機。「我不斷用、不斷拍,多於功課要求。晚上,我甚至爬窗進入校園剪片室剪片,開夜車繼續剪片。」
不斷roll機 堅持理想
回港,黃修平又返回藝術系。面對問題,就是擇業。「98年找工不易,很多師兄選教書,但我卻醉心電影,結果進了發行公司。可是那是文職工作,非我心中理想。這段日子很辛苦,沒方向,但做了幾個月便刷卡買了人生首部錄像機,工餘時間不斷拍片。」約一年他便辭工,花了一整個暑假,以2萬元預算拍了《燦若繁星》。憑此片,他在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獲得公開組金獎、最佳劇本及大獎,並獲第7屆金紫荊獎最佳獨立短片。
「回想,這年的堅持是有價值的。後來,該公司老闆更給我的影視發展很大幫助。」04年,在曾志偉熱心協助下,黃修平完成首齣劇情長片《當碧咸遇上奧雲》,成為首屆香港亞洲電影節開幕電影,並奪得獨立精神大獎,又獲邀參展釜山國際電影節和東京國際電影節。07年,其第二齣劇情長片《魔術男》更榮獲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提名,及南方都市報第8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拍攝過程艱辛﹗《魔術男》是商業片,拍過後才感覺開片不易。而《當碧咸遇上奧雲》,原本更是申請港台的戲劇外判計劃。當時雖未獲選用,但卻拍成長片。」這些經歷體現黃修平不斷創作的精神,是有回報的。今次,他便憑著《輕狂歲月》的「五個買樓的少年」,執導港台的外判戲劇。
80後電影人 繼續輕狂
「近年,我在網絡認識一位中大藝術系師妹,她和我當年一樣希望進入影視界。今次『五個買樓的少年』,她便當我的監製和編劇。這名『80後』師妹和同輩一樣,對社會有不滿,有話想說。故事中亦是述說年輕人面對上位難、『先天失敗』的宿命。」
黃修平指,買樓是時下年輕人最困難的事。「五個主角就好像是特攝片中的『五星戰隊』,死慳死抵合資買樓,企圖踏上發達路。」他笑說,若說這代年輕人難生存,他這代「70後」更「大件事」。「當年學生哥時代,還未有ifva這些平台。當年沒現成器材,往鴨寮街自組,回宿舍努力研究。但畫面和聲音不能同步,最終要抬往清水灣的製片廠,花很多功夫。」他表示,今日科技先進,學生拍片易,質素還十分高。
「我看,目前年輕人入行不難,有很多方法,但要記著,這是條非一般道路,過程需要有恆心、熱情。你要問自己,電影是否是有價值的東西,創作和拍片,是否對世界有好處?要堅持不易啊!」他表示,目前學生水平奇高,近年當比賽評審,便發現不乏有潛質人士。「最令我難忘,是一部以校園為題的作品。參賽者希望畢業前為學校留下印記。他們沒燈光設計、沒特技和戲服,但拍攝的是一套校園驚慄片。他們對電影語言掌握很強,令人拍案叫絕!」他表示,年輕人要留意的是多缺乏樂觀思想,有意入行者須有自信,不斷提升能力,以堅強意志帶領。「縱使機會少也要堅持創作,當有能力,際遇一來到,便能得著。」
當上導演後,黃修平和翁子光一樣,遊走電影和「公仔箱」。但原來,黃修平更參與教學。「電影教學為我帶來最大樂趣。目前,我的公司又拍廣告、MTV等商業作品。我又正為下部長片《愛的根源》努力。電影由泰迪羅賓監製,描述一對已婚男女回想中學時代的故事。」黃修平一顆赤子電影心,又繼續燃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