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濱海新區標誌項目—中石化天津百萬噸乙烯基地。
宗國英區長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描繪了濱海新區的「十二五」藍圖,他指出,綜合考慮中央對濱海新區的要求以及自身發展的基礎、條件和趨勢,到2015年,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功能顯著增強,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基本建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確立,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框架基本形成,努力建設成為高端產業聚集區、科技創新領航區、生態文明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和諧社會首善區,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深化改革開放、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生態宜居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等七個方面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確保到2020年全面實現國家對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
對外開放 北方門戶
宗國英區長細化描述了濱海實現「四區」定位的具體內容:
——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基本建立,成為高端產業聚集區和科技創新領航區。發揮濱海新區產業基礎雄厚,創新資源豐富,具有集國際化港口和大片可供開發鹽鹼荒地於一體的綜合優勢,繼續聚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的大項目,成為全國現代製造業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加快聚集國內外研發機構,建設重大研發轉化平台,構築人才特區和智慧新區,形成全國原始創新、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較強的地區。
——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確立,成為港口城市標誌區和新型消費熱點區。發揮海港、空港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和內陸無水港建設,提升國際航運和國際物流功能,成為高度開放的世界一流大港和中國北方大型航空樞紐港。依托海港物流區、中心商務商業區、濱海旅遊區等,重點發展高端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形成現代化港口城市標誌區和重要的區域服務中心。
——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功能顯著增強,成為改革開放先行區。發揮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優勢,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突破,率先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東疆保稅港區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形成服務中國北方擴大對外開放、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通道,促進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中部地區崛起、西部大開發三大戰略的聯動。
——宜居生態型新城區框架基本形成,成為生態文明示範區和和諧社會首善區。利用濱海新區河海交匯,具有南北兩大生態環境區的有利條件,加快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推廣生態宜居住宅。注重社會事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著力保障和改善民計民生,完善全民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立全覆蓋、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維護社會穩定,使濱海新區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地。
宗國英區長更詳述了「十二五」期間濱海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以經濟發展而論: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以上,超過1萬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超過1,500億元;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7%以上,超過2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年均增長18%以上,超過1,2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年累計2萬億元左右。
在發展方式轉變上,宗國英區長表示濱海新區也設定了指標,包括: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4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5%;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完成市下達的任務。
宗國英區長介紹了推進濱海新區城市功能的3項數據:基礎設施投資5年累計5,000億元;天津港貨物吞吐量達到5.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800萬標準箱及濱海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6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
保障體系 福澤全民
宗國英區長強調,民計民生是濱海新區發展首務,其5年規劃的要點是,常住人口控制在400萬人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每千人口醫院病床達到4.5張;覆蓋城鄉、制度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救助體系和社會化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在生態環境方面,宗國英區長說,濱海新區要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林木覆蓋率10%,城鎮居民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及好於二級天數提高到85%以上,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95%以上,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4%以上。
宗國英區長還談到了濱海新區繼續改革開放的具體步驟——綜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上市企業由22家增加到50家以上;民營經濟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0%提升到20%;基本實現全域城市化,城市化率達到93%;5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00億美元以上,利用內資3,500億元以上;外貿出口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口岸進出口總值達到3,00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