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05年8月23日,首屆中國(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開幕,王大珩(右二)在觀看展覽。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 在新中國科技發展史上,「863」計劃是向世界最高科技進軍的一個重要里程碑。「863」計劃因相關建議的提出和鄧小平作出批示的時間均發生在1986年的3月而得名。這項計劃的首倡者便是王大珩。
1983年,68歲的王大珩調任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部長。此時他考慮最多的是今後中國科學技術的長遠發展。上世紀80年代初,世界科技發展出現了新的動向。為了確保21世紀美國在世界的霸主地位,美國總統里根曾發表關於「星球大戰」的著名演講。根據未來「星球大戰」的要求,要構築起龐大的戰略防禦體系,這對尖端科技乃至整個經濟發展水平都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蘇聯制定了「高科技發展綱要」,而法國也提出了「尤里卡計劃」。當世界一些大國已經吹響了向高科技進軍的號角時,中國該怎麼辦?
推動中國科技蓬勃發展
為了縮小中國與世界先進國家科技的差距,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並與一些人士商議後,王大珩向中央提交了《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在建議書上簽名的,還有著名科學家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建議送上去不久,鄧小平即寫下「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後來按照鄧小平的批示,依據王大珩等4位科學家的建議,有關部門曾經組織過200多位專家、學者,經過全面論證和多次修改,終於制定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並獲得國務院和中共中央的批准。
根據中國的國情,《綱要》在全面跟蹤世界高科技的基礎上,突出了生物、航天、信息、自動化、激光、能源、材料等7大領域。同時,為了實施《綱要》,國家不僅在資金投入、人才培養方面加大力度,而且還建立和完善了相關的激勵制度。「863」計劃實施至今,不僅直接和間接創造了數千億元的經濟效益,而且也使中國的科技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近年來,中國航天技術的突飛猛進和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等,這只是實施《綱要》所取得的諸多豐碩成果中的一小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