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泉霖與母親蝸居80呎𠐟房,寫作業的書桌同時是飯桌。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文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香港社會表面繁榮,但貧窮兒童面對的問題卻不容忽視。有團體引述政府統計資料指,本港每4名兒童中,就有1人生活在貧窮線下。而該等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甚至連基本吃、住都難以解決。有小四女生就因家境貧窮三餐不繼,每天只吃2頓飯,餓的時候只能喝水充飢;也有10歲男生因長期吃別人捐贈的即食麵及罐頭食品而患上糖尿病;更有貧窮孩子一家蝸居於23平方呎𠐟房中,叫人慘不忍睹。
即將升讀小四的伍家慧,一家4口住在鴨寮街80呎板間房。由於家中面積太小,她與6歲弟弟只能睡在地上,平時要於床上做功課。做散工的伍爸爸是家中經濟支柱,每月大約有6至7千元收入。家慧直言,家中平常吃飯都會先去食物銀行抽籤,沒有抽中才會去買,「有時也吃不夠3餐,餓的時候就多喝水」。
6年前離婚獨力照顧9歲兒子胡泉霖的林女士,家住80呎𠐟房,只能放一張床、一個櫃及一張摺檯。為照顧泉霖,林女士只能偶爾在餐廳工作數小時,每月賺取不足2,000元。而她為兒子買校服時,也會特意買大數個碼以便穿得更久。她表示,希望能盡量滿足兒子到餐廳用膳的願望,但為省錢往往會「母子分離」,讓兒子一人進餐廳吃,自己則在外面等。
10歲仔長食捐贈罐頭患糖尿
社區組織協會去年9月至今年3月深入訪問了115名4至17歲貧窮兒童的生活狀況。其中,達25%貧童會因沒有錢而捱餓;更有1名10歲男生,因長期吃別人捐贈的即食麵及罐頭食品而患上糖尿,現在需要長期服藥。住屋方面,居住在私樓的受訪兒童,平均一家4口家居空間中位數為120呎,面積最小者更只有23呎。而他們於課外學習活動開支的中位數,每月只有10元。
負責訪問的社協幹事施麗珊引述去年統計資料顯示指,全港兒童貧窮比率達26.7%,問題嚴重。她建議政府應從住房、教育、食物等方面著手解決,如增建公屋、提供租金津貼、擴大現有資助金額與範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