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為提升香港市場競爭力,港交所正逐漸開始考慮一些幾年前就已提出過的改革措施,而這些措施也甚具爭議性,包括縮小買賣價差、引進收市競價時段、隱名交易,目前是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
進一步縮小買賣價差
買賣價差是投資者隱性交易成本,因此是不同交易平台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部分。港交所曾於05至06年,先後兩次進行較大規模的縮小買賣價差改革。當時市場擔心的負面情況,包括減低波幅、成交萎縮都沒出現。香港市場現時的最低買賣價差,對比其他市場仍偏高,例如歐美市場的平均買賣差價為6至8點子,香港有一些股票的買賣差價則超過20點子。高價差導致了許多交易不能被執行,降低了市場成交的效率。
有部分中小經紀通過賺取買賣價差獲利,為市場提供了必要的流動性,該所了解若一刀切縮小價差,會間接造成流動性減少。因此在考慮改革時,該所會充分考慮中小經紀在低流通量股票上的環境現實。
周密考慮推收市競價
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與指數掛u,例如ETF等被動基金,大批機構投資者需要根據收市價來調整倉位,以達到「追蹤指數」的目的。如果不能以收市價成交,就會造成這些基金的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影響基金的表現。港交所現行釐定收市價的方法,有很大隨機性,導致投資者及券商難以用收市價執行交易。長期下去,將會阻礙金融產品的發展,不利於做大香港的資產管理業。
港交所曾在08年引入過收市競價時段,並在9個月之後叫停,該所在這件事上汲取了教訓,從市場長遠的發展和整體的競爭力來看,不能因噎廢食。該所強調,此項改革是一項技術性改革,有很大市場需求,當然若設計不好,操作失利,有被操縱的風險,就像今天的收市價機制一樣也有可能被操縱。港交所未來再次考慮推出收市競價時,必定會慎重地考慮潛在風險、周密地設計方案。
隱名交易符全球潮流
目前在交易平台上展示買方或賣方最多40個證券經紀的身份,以及他們買賣的價格和數量。這個在交易前顯示證券經紀身份的做法,全球絕無僅有,是香港市場長期形成的慣例。多年以來,不少市場參與者不斷要求港交所改革這一機制,主要理據是:在港交所做任何較大量買賣時,這個資訊可讓對手洞悉自己在輪候時的部署,並搶先買賣,造成股價波動,大大增加其交易成本。這是建立在侵害其他投資者利益上的「透明」,而不是公平的「透明」。他們要求港交所從維護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的角度出發,建議起碼在交易前隱去買賣雙方證券經紀的身份。
港交所亦了解到,部分中小經紀在諮詢客戶買賣時,常依靠這類資訊幫助客戶下單,許多散戶投資者也習慣去查看經紀下單狀況。故此,該所不能苟同顯名交易是公平透明、只能支持而不可以提出質疑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