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有買保險≠有足夠保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17]     我要評論

 筆者從事保險及金融業十數年,當被邀請撰稿關於保險事宜時,想跟大家分享的首個議題便是「有買保險≠有足夠保障」。

 每當筆者跟別人談及保險,不論朋友、親人又或是客人,他們的答案一般都是「有了」。他們不是想避談這個議題或是擔心會被硬銷,而事實上,以筆者及其親友或其客戶群的年齡一般都是已屆中年(30歲以上)。試想想,一個30歲以上有穩定收入的中年人,身邊有多少個親友從事保險業工作?又或是他/她未嘗到過銀行而接觸保險事宜?反之,如果答案是「沒有」的話,筆者倒覺奇怪。

弄清「闊度」「深度」需求

 保險分為兩類:人壽及一般保險。先放下一般保險,放眼於人壽保險。人壽保險可分為:1)人壽、2)危疾、3)意外及4)醫療,讀者千萬別把儲蓄保險包納為保障保險。大家各自回想由購買首份保險開始,閣下的保險朋友或親戚都應已把以上四個類別列為保障範圍。方向性是正確,有足夠的「闊度」,所以大家會答上:「我有了保險。」惟如果把「有了」及「夠了」畫上等號,那就大錯特錯。問題在其「深度」,如保障額、保障範圍、保障年期及對資源與重要性的排序等。

以筆者的經驗,大部分人都犯有以下的誤解:

 1) 把儲蓄保險誤視為人壽保障。

 2) 錯配保障:如一個單身及沒人需其依靠的人,只放重於人壽保險,而危疾及醫療的保障相反很少。

 3) 保障年期不足:如危疾保障只保障到65歲。

 4) 只重視儲蓄部分,保障額過少。

 保險複雜之處是沒有一個絕對的公式,每個人背後的故事都不同,所產生的元素會影響其結果。筆者建議大家先放開成見,放開耳朵給財務策劃從業員做一個財務分析,從他們的知識及眾多客戶的經歷,會帶給大家有益的得著。 ■美聯金融集團財富管理總監 李志雄

相關新聞
港投資者看好樓市多過股市 (圖)
企業績佳 港股估值吸引
第二季亞洲國家投資者投資信心指數排名
香港投資者資金配置情況 (圖)
香港及內地投資者對投資市場展望 (圖)
今年港淨電價平均升2.8% 中電年底檢討加電費 (圖)
中電控股(0002)中期業績 (圖)
執董涉利益輸送 中燃氣完成調查 (圖)
國浩增持東亞至12.04%
中海發展半年純利倒退三成
中煤半年多賺7.8%
歐洲數據不佳 港股整固 (圖)
擢蛂G股市止跌還看各國救市措施
施羅德:黃金新興市場可取
出口需求弱 國泰貨運量跌11% (圖)
特步盈利增25% 中期息多派30%
Monvest擬投資蒙古博彩業務 (圖)
中國創新盈喜
中信證券 上市聆訊延至下周
中鐵物資擬明年上半年來港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