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品酒師鄺英志 港紅酒中心 成功在「搭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創辦人兼主席鄺英志認為,香港業界優勢在於熟悉中國的營商文化及擁有專業的品酒水平。香港文匯報記者趙建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永青)據估計,本港今年首5個月紅酒拍賣額1.235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紅酒拍賣中心。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創辦人兼主席鄺英志表示,本港能在幾年內成為世界紅酒中心,除2008年取消葡萄酒酒稅外,更重要是外國酒莊看重中國這個龐大市場,希望借助香港熟悉中國的營商文化及專業的品酒水平,作為打進中國市場的橋樑。

 作為世界排名最高的華人品酒師,鄺英志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隨著近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內地人愈來愈重視生活質素,「跟朋友食飯、談生意、應酬,愈來愈喜歡飲用紅酒,其商機之大實在難以估計。」他估計,未來50年全球紅酒市場的焦點都在香港,並會放眼中國內地。

「香港強於市場推廣」

 雖然內地人對紅酒需求愈來愈多,惟鄺英志指出,內地很多愛酒人士甚至相關業者,對紅酒文化背景及各項知識仍不足,有時品嚐哪類名酒用什麼酒杯「都搞不清楚」,影響到品酒的水準。相反,香港業界對紅酒的認識已獲世界公認,且港商又十分了解內地的營商和飲食文化,故香港業界能成為外國酒莊進軍內地市場的好伙伴。「外國人未必明白中國人的做生意文化,又人生路不熟,且香港強於市場推廣,所以很多外國酒莊都有意找港商為合作伙伴。」

 目前,內地紅酒市場仍以國產酒為主,外國入口酒只佔一成多,且兩者品質有較大距離,故此他認為,外國優質紅酒在內地有巨大發展潛力。早前世界著名的酒評家(Robert Parker)羅伯.派克到中國參加試酒會,品嚐中國最好的紅酒,結果以100分為滿分,獲最高分的僅為82分至85分,不少只有70分至80分。鄺英志補充,很多外國知名酒莊生產的普通紅酒評分都超過82分至85分。

本土文化配對產品需求

 另一方面,市面的酒評大多以外國人的品味及食物口味為準,未必適合亞洲人口味,造就香港業界發展酒評的優勢。鄺英志解釋,美酒要配佳餚方為最佳享受,但很多外國人根本不明白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如華人煮菜偏好用豉油、蠔油和梅菜等濃味食材,這實在令西方人難以明白。對此,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計劃以西方標準為基礎,創立一套亞洲品酒準則,供亞洲人參考之用,讓中國愛酒人士知道用哪些外國美酒,配上什麼的佳餚,才能達至品酒的最高境界。

 為什麼說外國人很難明白中國人的品酒口味?他舉例說,1982年的拉菲評分為97分,內地售價高達5萬元人民幣,但評分達100分的1982年拉圖卻只售2萬元人民幣,這種情況實在令外國業者無法理解。因為在外國人眼中後者應較前者更具價值,只可說中國人特別鍾情拉菲。

相關新聞
中央挺港共贏振中華 李六點繪港新藍圖 (2011-08-18) (圖)
李克強18日行程 (2011-08-18)
多項措施撐港金融中心 港股小直通車啟動 (2011-08-18) (圖)
中央力挺香港金融中心措施撮要 (2011-08-18)
內地來港發人債增至500億 (2011-08-18) (圖)
人民幣國債發行詳情 (2011-08-18)
專家評析利港金融措拖 (2011-08-18)
特稿:小QFII 港人可買A股 (2011-08-18)
國債每手入場費1萬 息率1.6厘 (2011-08-18)
中央36招全方位挺港 涵蓋經貿金融民生旅遊 (2011-08-18) (圖)
品酒師鄺英志 港紅酒中心 成功在「搭橋」 (2011-08-18) (圖)
內地客出手豪 酒花搶手 (2011-08-18) (圖)
投資紅酒首重愛紅酒 (2011-08-18)
「雲香杯」在港選出普洱王 (2011-08-13) (圖)
企業看中含金量 (2011-08-13) (圖)
設計翹楚:茶葉品牌看包裝 (2011-08-13) (圖)
金華產品展示 增進企業交流 (2011-08-13) (圖)
浙江武義簽資20億 (2011-08-13) (圖)
客商熱捧貴州綠色食品 (2011-08-13) (圖)
甬農企冀借五豐行入港 (2011-08-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