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華體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甘馬曹掌國足 首戰新加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甘馬曹首秀球迷希望他為國足帶來變化。新華社

 上任僅半個月的甘馬曹,將迎來國足帥位的「處子秀」。對於連續兩屆世界盃外圍賽都打不進10強賽的中國男足來說,這個階段的賽事無疑已是「高考」。

 那麼,已在高原備戰近一周的新加坡,會不會像老撾一樣再給主隊一個半場「閉門羹」?而整體實力高於對手的中國隊能否以一場「開門紅」吹響20強賽的號角?國足又能否讓外界看到些許積極的變化?這將是西班牙教頭首秀「印象分」的關鍵所在。(香港時間今晚八時開賽)

雙方交鋒9次國足7勝2平保不敗

 在國足所處的小組中,與伊拉克、約旦相比,新加坡無疑最弱,也是各隊要想出線必須力爭拿分的對象。

 但是,在亞洲足球集體進步的今天,「魚尾獅」已不乏「黑馬」潛質:從備戰來看,新加坡隊提前8天便抵達昆明適應高原,足見其「不願陪太子讀書」的雄心;再從雙方交手數據看,國足的優勢雖在,但差距不再那麼大。兩隊此前在國際A級賽事中交鋒9次,國足7勝2平保持不敗。雙方最近一次交手是在2009年8月,由前任主帥高洪波率隊在新加坡與之進行了一場友誼賽,結果雙方1:1握手言和,那場球國足雖場面佔優,但對手同樣訓練有素。

 當然,位列20強賽種子隊的國足畢竟實力高於對手,而甘馬曹也在與球隊10天左右的磨合中一針見血般指出國足幾大頑疾:無球不會接應跑動、站著踢球、定位球防守盯人不緊、反搶不夠等,並進行了「臨陣磨槍」式的改進,球隊的狀態也在明顯提升。國足前幾天均安排了一日兩練,並進行了高強度的大場分組對抗訓練,效果一天比一天好,進球也在增多,其中一些球還是通過中路滲透打進,蒿俊閔、陳濤和于大寶等頻頻在中前場打出精妙地面配合,亮點頗多。

召具經驗球員歸隊

 此外,甘馬曹在時間緊迫的前提下,展現出其短期組隊的沉穩思路,那就是不動「大手術」,抓主要矛盾,並在借鑒「高家軍」的基礎上,讓有經驗的球員回到國家隊中,逐漸勾勒出了「甘家軍」主力陣容。其中,李瑋鋒、鄭智兩員老將在訓練中均表現出「寶刀不老」的出色狀態。而在前場攻擊群的多種嘗試中,在對中場配置的改進中,西班牙教頭也帶來一些新意。

 由此來看,甘帥首秀「演砸」的機率較低,全隊只要發揮出訓練中的正常水準,克服大賽心理壓力,取勝過關問題不大。但由於新加坡隊並不是小組真正的考驗,且新帥帶隊時間實在太短,因此並不能以這場球對甘馬曹的能力和「甘家軍」前景急於論斷。

 畢竟,西班牙人並不是單純的「救火隊員」,還肩負著長遠的「教父」使命。20強賽即使突圍,也只是跌落谷底的中國足球的「精神安慰」,並不足以說明一切。能否踢出和世界足壇接軌的足球,能否在90分鐘內無論順風、逆境都展現出一支成熟球隊的精神面貌和技戰術水準,這才是外界最想看到的。

 但首戰新加坡,這樣的積極改變顯然難以看到,因為西班牙人不是「哈利波特」,他的「魔法」功力到底多麼深厚還需時間的檢驗。 ■新華社

相關新聞
甘馬曹掌國足 首戰新加坡 (2011-09-02) (圖)
甘馬曹:「我們已經找到勝新加坡的辦法!」 (2011-09-02) (圖)
奧運外圍賽 中國女足0:0韓國各得1分 (2011-09-02) (圖)
美網頻爆冷 彭帥晉32強 (2011-09-02) (圖)
上馬獎金45000美元超京廈 (2011-09-02) (圖)
鮑維退出男子接力牙買加衛冕添變數 (2011-09-02) (圖)
新百倫上海舉辦白領接力賽 (2011-09-02) (圖)
姚明律師:使用孫楊肖像需其本人同意 (2011-09-01) (圖)
孫楊與中心溝通缺失 隊員捍衛權益是進步 (2011-09-01) (圖)
游泳中心:孫楊有義務參加簽約儀式 (2011-09-01)
國足首戰新加坡主力陣容大定 (2011-09-01) (圖)
劉翔王者風範贏好評 (2011-08-31) (圖)
網友期待倫敦再創輝煌 (2011-08-31) (圖)
劉翔 匆匆三年 (2011-08-31)
孫楊抱怨商業代言影響訓練 (2011-08-31) (圖)
女排調整陣容 接應二傳換人 (2011-08-31) (圖)
亞運改分裁判「罪成」 遭降級 (2011-08-31) (圖)
國家女籃返京備戰奧運 (2011-08-31)
中國車隊將逐FIA GT1 (2011-08-31)
李曉霞 丁寧戰世界盃 (2011-08-3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華體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