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灘地協管員杜子鈞的生活史就是人類社會與自然日趨和諧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
從小喝著洱海水長大,在洱海的支流裡抓弓魚,在海裡游泳嬉戲,到青年在洱海裡靠網箱養魚養家致富,再到中年成為洱海的灘地協管員,大理市上關鎮西閘尾村的杜子鈞的人生軌跡生動地映射出海邊居民與洱海在不同時期息息相關卻又跌宕起伏的生活際遇。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杜子鈞的口頭禪是「我說句實話」。他不迴避對於洱海的熱愛;不迴避因洱海保護,自己接連遭遇「取消機動漁船、取消網箱養魚」的「雙取消」,以及緊隨而來的「退田還湖、退房還湖、退塘還湖」的「三退三還」兩項政策時自己強烈的思想衝突;不迴避早些時候自己環保意識差,有過自家的魚死後就直接扔進洱海裡的舉動;不迴避成為灘地協管員後即使遭遇被毆打的恐嚇,也要制止濫砍濫伐海邊樹木的行為。
這個爽直的大理白族漢子的生活史就是人類社會與自然日趨和諧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1986年至1996年的10年裡,這個從小靠海生活的人見證著洱海的變遷。「說句實話,我們網箱養魚多養草魚,最早的時候在洱海裡捕撈水草就可以把魚養好。海邊人多地少,養魚是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好的年景一年的純收入可到2萬元。後來,養魚的人越來越多,1995年的時候這一片網箱養魚的人家就達上千家。那時,水草被打撈完了,於是就開始餵魚飼料,一天投下去的飼料在10-20噸,到處都是魚的糞便和吃不完的飼料,你說對海的污染得有多大啊?」
水質迅速惡化,網箱裡的魚大面積死亡,海邊割回的青草有臭味,奶牛都不願意吃,村裡人守著這麼大一湖水卻沒水喝,種種生態惡化帶來的影響,讓老杜開始思考海邊人家與洱海的關係。「我們海邊人,世世代代享受著洱海豐富的資源,吃也吃洱海,喝也喝洱海。說句實話,洱海好了,受益的是我們;洱海治理不好,受害的是我們。」所以當政策下來時,老杜雖覺得損失嚴重,但想起水質惡化自己生活處處受影響的情景,也就按政策取消了自己投資4萬、每年有近2萬收入的網箱養魚和機動船,退出一畝多的田地還原海邊濕地。並積極與村裡的4個人一起管護湖邊近800畝的灘地,每天工作7小時。
當從工作地點返回家的路上,老杜指著遠方一片生機勃勃、白鷺翩飛的濕地欣慰地說,那就是當初養魚的地方,現在都有白鷺來安家了。「常常給孫子講起我們小時抓弓魚的情景,孩子們對這類已消失的魚種好奇極了。每當這時候,我總覺得惋惜極了,希望洱海生態更加好,子孫後代也能欣賞享受這片湖泊的美麗富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