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達仁在新蒲崗區打拚多年。香港文匯報記者鄭治祖 攝
近年地區塌樓事故及茤苳j火悲劇,令舊區維修重建問題再次響起警號,但舊樓遍及港九新界、往往牽涉「老大難」爭議,要保障樓宇安全,改善社區,談何容易。現任黃大仙區議員李達仁面對區內舊樓失修問題,多年來勇於擔當地區「盲公竹」,積極協助逾30幢舊樓成立法團並約見部門跟進,至今區內約9成私樓已有法團,可以更有系統地跟進維修及業權問題。
舊樓的業權分散往往是籌組法團的大障礙,李達仁表示,黃大仙區約85%是公屋,15%是私樓,由於90年代好多舊樓無法團、無互委會,私樓居民面對維修等問題都無從入手,「以前好多人對法團有誤解,認為法團關係複雜、透明度低,淨係叫人夾錢,帳目卻糊裡糊塗」。
為區內9成舊樓組法團
在街坊求助下,李達仁多年來積極改變居民的既有觀念,協助大大小小數十座舊樓「埋班」,「由打電話召集居民開會,到主持會議,連會議記錄都幫手整理,至今區內9成舊樓都有法團,可以搵房協等部門跟進維修工程」。
不過,舊樓問題不會因為有了法團就天下太平,「有次有一座樓爆喉兼塞渠,即刻搵人通渠,每層樓500元,有租客唔肯畀,師傅話收唔到錢唔開工,咁點!只好算我也夾一份」。
服務地區與街坊建立友誼
自97年開始擔任區議員的李達仁,除了善於處理法團問題,單單現屆4年任期已處理逾1,000宗地區個案,見證黃大仙區的改變,與街坊建立友誼,最深刻是當年成功協助大磡村寮屋居民上樓入住公屋,「有街坊專登寫信多謝你幫手申請,又同你分享住在28樓風景好好,有時還拎埋生果來辦事處探你,好似朋友一樣」。
當然,「人生總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李達仁坦言,議會生涯也令他嚐盡地區辛酸,想當年區內流鶯問題令居民備受滋擾,議員只能跟當局反映再反映,偶爾也成為磨心及出氣袋,「做完炡ㄜn俾人鬧」。有時候看到街坊生活迫人,他亦同感唏噓,慨嘆好多香港人就算生活再艱難,也不願開聲叫人救濟,但透過地區活動就看出區內長者、新來港及低收入人士的需要,「嘉年華會派日常用品的禮物包,500份都不夠派」。
面對挑戰居民笑臉注動力
身為全職區議員,李達仁投放大量心力時間服務社區,近期在備受爭議的外傭居港權問題上,他走上街頭收集街坊意見;又關注采頤花園居民訴求,去信城規會要求把鄰近空地改劃為休憩用地,以防「美孚屏風樓事件」在采頤重演,更難得是他成功召募一班義工,定期探望獨居長者及老人院舍的老友記。挑戰不斷,但居民滿意的笑臉,為他源源不絕注入動力,繼續打拚。
競逐連任遇新民黨屈奇安
李達仁已報名參與今屆區議會選舉,循新蒲崗選區競逐連任,另該區已報名參選者還有新民黨成員、前消防處救護員會主席屈奇安。屈奇安指,自己熟悉政府運作的優勢,並由10年前開始已在區內擔當業主立案法團等職位,對區內的事務有一定的認識,與其他參選者相比仍有一定的優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