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長久以來的反恐戰爭令美國背負龐大軍費。圖為美軍在阿富汗作戰。 資料圖片
最近有人提出,「911」事件後,中美關係趨向矛盾衝突或合作互利?下文將作分析。
美調整策略 緩內憂外患
美國從全面戰略進攻期進入有選擇性的戰略收縮期,重新關注亞太地區,處理與中國關係。
薩達姆被擒及拉登被擊斃之後,美國正積極改變對內、對外的戰略部署,努力從戰爭事務中抽身,主攻經濟發展。一方面,美國今年正式宣布從阿富汗撤軍的時間表,中東地區發生動亂之後,美國堅持不派地面部隊參與作戰,避免過多介入。同時,奧巴馬政府上台後,公布多項刺激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及節約資源等政策。另一方面,美國放棄先發制人的強硬單邊主義,改用溫和的多邊主義以改善美國的國際環境。兩場大戰、金融海嘯及美債危機令美國元氣大傷;有人認為,美國調整策略既鞏固自己的國際領導地位,也為集中精力恢復經濟營造平靜的外部環境。
但有專家指出,這種戰略收縮的執行是有選擇性的,亞太地區重新成為美國的戰略重點,如何處理中國崛起變得最重要。最近,美國不顧中國強烈反對向台灣出售武器,被視為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部署的重要一步,其目的是阻止中國發展,維持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領導地位。另外,美國與印度簽訂關於民用核合作的《123協議》;有人認為,美印這種新的戰略夥伴關係將制衡中國的崛起。
中東局勢成關鍵變數
一方面,隨著美國戰略調整,亞太地區局勢將變得緊張,中國的發展空間被壓縮。另一方面,席捲中東和北非地區的「茉莉花革命」過後,當地政局的走向尚未定型,對中美是好或壞仍是未知之數。有專家指出,中東局勢可能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變數。
中美若對抗 將兩敗俱傷
除軍事、政治及外交外,經濟領域亦是中美另一重要的角力場所。儘管中國正減持美國的國債,但仍持有超過1.1萬億美元,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需要中國的投資和支援,以便盡快走出經濟低谷,而美國能否償還債務也關乎中國的經濟利益。有人認為,兩國在經濟上互相依存的關係決定雙方不可能發生激烈對抗,否則造成兩敗俱傷。
繼續合作發展 非敵非友
未來10年,節制中國崛起、鞏固領導地位成為美國的最重要考慮;繼續擴大影響力、加速多極化的和平國際格局則是中國的戰略考慮。2009年,中美簽訂發表《中美聯合聲明》,「夥伴關係」一詞在官方檔案中首次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為今後10年的中美關係發展定下基調。有專家預測,未來10年,中美將繼續維持目前以合作為主的「非敵非友」關係。不過,有人認為,中美之間在具體問題上的磨擦會增加甚至被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