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前中國紅十字總會特意於網上公布捐款詳情,增加資訊透明度。資料圖片
從汶川地震到南方雪災,國人的慈善熱情不斷被點燃,各類慈善組織和公益基金會日益增多,慈善已成為一股熱潮,並得到社會各方越來越多的認可和參與。但郭美美事件的發生及其所引發的公眾對紅十字會運作的各種質疑,讓我們開始反思,我們的慈善事業是否走得太快了?在此次事件中,被捲入輿論漩渦的中國紅十字會,從在官方網站發出聲明到開通官方微博,再到秘書長王汝鵬出面解釋,事件的焦點逐漸從郭美美其人轉移到紅十字會的運作是否公開透明上。即使紅十字會已將捐贈資訊發布平台上線,也依舊無法平息網友關於紅十字會是否參與利用善款做經營的質疑。
各地紅會指善款銳減
負面資訊不斷曝光,所影響的已不再局限於紅十字會,而是擴散到整個官方慈善系統,使中國慈善事業深陷公信力缺失的困局。
在郭美美事件後,深圳市紅十字會醫療救助資金專屬帳號收到的社會捐款幾乎為零,佛山紅十字會醫院學校近日也公布了資金收支情況,其中顯示從去年6月至今年6月,該校共收到社會捐款88.6萬元,但在「郭美美事件」後,該校從7月至今再沒有接到任何捐款……
慈善組織的公信力是寶貴而脆弱的。人們通過給慈善組織捐款,是想獻出自己對他人的一份愛心,但當人們發現自己所託付和信任的慈善組織背後潛伏著商業的利益鏈條時,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受騙感,這種受騙感一經擴散,對整個慈善事業乃至整個社會都會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
面對慈善事業的此次信任危機,不管是官方慈善組織還是民間慈善組織,都應該進行一次徹底的反思,防止在高速發展中失去公眾的信任,迷失正確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