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沙飛 廣州報道)2003年4月,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在美國的華人:一部敘述史》在洛杉磯出版後,引起美國社會的強烈反響。該書揭露了早期華工在美國遭受到的歧視。
中國打工族 慘遭妖魔化
在19世紀70年代,華人移民在給美國帶來利益的同時,他們也成為替罪羊。在1848-1855年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中,大量中國貧民來美找尋著他們的財富。隨著淘金競爭加劇,當地人對華人的憎惡也迅速增加,其後演化為反華械鬥。華人們在被強行驅逐出金礦之後遷入了城市,從事薪酬勞動和僕役。
在當時,華人被描述為「妖魔鬼怪」。加州一份日報在1879年的一篇社論中把華人形容為「半人半魔,吃老鼠,衣著破爛,不懂法律,憎恨基督文化,吸鴉片,廉價勞工,吮吸內臟的亞洲人」。
美國經濟差 即出排華潮
在歷史上,出現過兩次較大規模的勞工輸出,隨之而來的是兩次大規模排華浪潮。1877年美國加州經濟轉入低迷,出現第一次排華浪潮。為此,1880年美國與清廷簽訂《北京條約》,其中第一條款規定限制華人到美的人數和年限。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案》禁止中國移民。第二波華人移民潮出現在1952年和1965年,美國移民法解禁之後,大量台灣留學生到美國求學,其中一部分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而成為移民。自1965年起,美國移民局對華裔移民分別予以中國大陸、英屬香港和台灣出生不同的配額。
在美華裔人 至今存歧視
曾經有兩宗事件刺激了美籍華人和美籍亞裔人,尤其是美國出生的華人:1982年陳果仁被白種人汽車工人謀殺事件;以及1999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因未經證實的行為被指控為間諜事件,不少人認為他們兩位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中美關係緊張時,華人總會受到傷害。2001年撞機事件發生後,伊利諾伊的兩家電台公開號召人們抵制中餐館,甚至提出要把華人都「趕回中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