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9月CPI同比漲幅為6.1%,為連續第2個月下降。圖為市民在江蘇南京市某市場選購蔬菜。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數據顯示,內地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為6.1%,較8月的同比漲幅回落0.1個百分點,為連續第2個月下降,也是4個月來低位。經濟學家普遍預期,通脹將在第4季度明顯回落,預計CPI預計會跌回到5%以下。不過總體看,內地物價水平較長時間仍將在高位運行,今年全年CPI預計上漲5.5%左右,遠超年初政府設定的4%目標,實際負利率還在延續,宏觀政策不宜放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3.4%,非食品價格上漲2.9%。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0.5%。
八大類消費品七漲一平
從分類數據看,除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同比持平外,其他七項價格均保持上漲,價格上升壓力普遍存在。推動通脹上升的仍然是食品和居住價格,分別同比上升了13.4%和5.1%。其中食品價格的漲幅仍然高居榜首,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4.05個百分點。肉禽及其製品價格是食品中漲幅最大的,同比上漲28.4%。而備受關注的豬肉價格同比上漲43.5%,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24個百分點,成為推高9月CPI數據的主要因素。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表示,目前通脹壓力減輕主要來自翹尾因素回落,及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影響。國家統計局測算,在9月CPI整體6.1%的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2.1個百分點,今年新漲價因素約為4.0個百分點。
但范劍平認為,從環比數據看,新漲價因素仍處於高位,國內通脹預期依然較強。9月份,非食品價格環比漲幅為0.2%,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約0.1個百分點,而食品價格環比更是上漲了1.1%。
拐點漸現後期漲幅回落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也指出,從通脹分類數據來看,推動通脹上升的仍然是食品和居住價格,由於通脹預期仍然較高,這兩項推動因素仍然難以在短期內消失。與此同時,通脹環比上升了0.5%,高於上月的0.3%,表明通脹的慣性上漲趨勢也尚未消失。他認為,儘管未來數月由於基數原因,同比通脹率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下滑,但由於環比漲幅仍然保持在高位,中國的通脹率將很可能在明年年初再度出現明顯上升。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兩大因素導致物價出現向下的走勢。一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二是翹尾因素快速消退。中國物價走勢拐點已經出現,後期將高位趨穩、回落,但回落的幅度不大。
周望軍表示,儘管豬肉價格將穩中有降,但現在還有不少新漲價因素。首先,中國長期積累的價格矛盾要適時梳理,包括資源性產品價格要理順。受成本上升和供求關係等因素的影響,明年蔬菜和粳稻價格可能還會小幅上漲。其次,中國還面臨工業消費品漲價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