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10屆廣交會昨日閉幕,儘管歐美到會客商增加但成交銳減。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古寧 廣州報道) 素有外貿「晴雨表」之稱的廣交會似乎已經亮出了今冬明春中國出口的底牌。110屆廣交會昨日閉幕,儘管歐美到會客商增加但成交銳減,新興市場成交則增加。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表示,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額達379億美元,比109屆廣交會增長3%。其中歐美市場成交銳減,新興市場則相對活躍。有關專家則認為,中國出口的嚴冬即將來臨,明年第一、二季度,出口形勢將異常嚴峻。
廣交會組委會統計顯示,截至到3日,本屆廣交會累計到會採購商209,175人,來自210個國家和地區,比第109屆同期增長1%,比第108屆同期增長4.97%,創歷史新高。
購商多來自亞洲
與上屆相比,歐洲到會採購商增長17.21%,非洲增長7.85%,亞洲則是減少4.13%,大洋洲減少3.01%,美洲減少0.73%。在與會大採購商中,最多來自亞洲,歐洲第2名,美洲第3名,非洲第4名,其次為大洋洲。
劉建軍介紹,本屆廣交會老採購商與會138,579人,比上屆同期增長2.9%。「本屆廣交會歐美市場成交銳減,新興市場相對活躍。」 劉建軍介紹,歐美到會採購商到會有所增長,但觀望詢價較多,實際成交分別下降19%和24%。日本震後需求釋放,到會採購商和成交分別增長29%和28%。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經濟體成交增長9%。非洲、亞洲、拉美等潛力市場成交增長39%。
中短單佔比高達88%
此外,本屆廣交會中短單佔比重居高不下,長單比重仍偏低,其中6個月以內的中、短訂單佔比達到88%。劉建軍指出,這反映國際市場預期謹慎,不敢下長單;國內企業擔心原材料價格、匯率波動,也不敢接長單。劉建軍預計,未來幾屆廣交會中短單佔主流的情況將普遍存在。
根據廣交會官方公佈的數據,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379億美元,比今年109屆廣交會增長3%。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蕭鷂飛表示,本屆廣交會上,因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波動、人工成本增,融資成本提高等因素,大多企業反映提價5%至10%,但成交量卻是微幅增長,實際上反映的是出口企業的訂單量下滑。
由於本屆廣交會主要反映今年年底及明年上半年的出口訂單,蕭鷂飛由此預計,內地明年一、二季度的外貿出口或會受到影響。但全年出口還不能作出判斷,全球經濟還有很多不確定性。目前,美國經濟不景、失業率會繼續高企,而歐債危機也未見實質進展。市場研究機構Markit Economics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繼續走弱,歐元區各國繼續困於衰退的泥淖中。「所以明年下半年內地的出口形勢,明年4月新一屆廣交會的市場表現將會看出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