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發佈的航天白皮書,勾勒出中國航天事業未來5年發展藍圖,明確指明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多方面工程的發展方向。這些試驗目標、技術突破的背後,人們不難發現,一條龐大的航天產業鏈正逐步浮出水面。在「十二五」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航天這座「科技金礦」正顯示出空前的優勢,太空經濟大幕已拉開。
很多人都記得美國戰後的經濟騰飛之路,以航天工程提升科技和製造業水平,通過太空經濟拉動內需。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耗資大約240億美元,卻拉動數千億美元的民用市場,因為其產業鏈─從基礎原料到航天產品幾乎全部可以轉入民用。不少專家認為,中國在經濟轉型期間,亦可借鑒這一模式,太空經濟將成為未來中國發展的有力推進劑,令「中國製造」完成一次鳳凰涅槃。
直觀的太空經濟方面,中國宇航產品日臻完善。不僅為國內發射多顆通信、氣象衛星,更對尼日利亞、委內瑞拉、巴基斯坦等國家發射衛星,實現整星出口和在軌交付。與此同時,神舟系列飛船亦完成定型,可批量生產,為今後的運營奠定基礎。北斗導航系統將開始運行,預計到2020年將實現4,000億元至5,000億元的產業規模。
航天技術拉動經濟發展的勢力更不容小覷。如中國當前發展如火如荼的光伏產業,其關鍵技術來自於太空太陽能電池技術的二次開發。
專家們也注意到,目前中國太空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禁錮,整個航天體系全部為國有投資且按計劃執行,對民營企業存在一定的行業壁壘。對此,航天白皮書中已明確,將鼓勵科研機構、企業、高校以及社會團體,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航天活動。
■劉凝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