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過去6年,珠三角的PM2.5年均濃度年年都超標。圖為在灰霾籠罩下的廣州。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古寧 廣州報道)正當外界關注經濟發達的廣東省何時公布分析空氣質量指標的PM2.5(細顆粒物)數據後,廣東環保廳宣布,明年將對珠三角9市開展包括PM2.5和臭氧在內的6項主要空氣污染物指標監測,其16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將向社會公佈。環保廳並披露,省內其中三個監測點監測結果顯示,在過去6年珠三角PM2.5年均濃度均是超標。環保廳指出,以目前的情況估計,實行新標準後,廣東的空氣優良率將較為顯著下降。
省環保廳透露,廣東除了已有國控站點在近兩年先行先試監測PM2.5外,早在2005年,粵港兩地環保部門就共同設立了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監測網,當中的16個站點都在穩定監測臭氧,並在位於萬頃沙、惠州、從化的3個站點對PM2.5做常規監測。其中臭氧的監測結果通過每年兩次的《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監測報告》公開,但並未公佈PM2.5的監測結果。
主要來自工業及汽車排氣
初步數據顯示,過去6年,廣東城區的PM2.5年均濃度為37—47微克/立方米,根據環保部公佈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徵求意見稿,PM2.5的年均濃度限值為35微克/立方米。城郊的數值較高,為32—61微克/立方米。環保廳坦言,從這個數據看,珠三角的PM2.5年均濃度年年都超標。據環保部的徵求意見稿,PM2.5的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將分別定為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與世界衛生組織過渡期第一階段目標值相同。
廣東環保廳介紹,PM2.5的人為來源主要來自大的工業點源、機動車排氣、建築揚塵及冶金水泥等污染源,當中既有直接排放、也有二次生成。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大約30%來自於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的硫酸根,25%為機動車排氣污染物,10%為氮氧化物氧化為硝酸根所「貢獻」。
珠三角空氣質量指標拓至6項
廣東環保廳並公布有關時間表,2012年珠三角9市加順德區率先實現PM2.5監測;2013年,再增加汕頭、湛江、韶關;至2014年,全省各地級市全部實現常規監測,較國家要求提前一年。由此,明年起珠三角的空氣質量指標由過去的3項,拓展至6項,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臭氧(O3)、細顆粒物(PM2.5)、和一氧化碳(CO)。
廣東環保廳指,由於國家尚未公佈新的空氣質量標準,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16個站點將率先進行評價並向社會公佈。而非珠三角的其它城市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對外公佈。目前,廣東現有97個環境空氣質量國控監測點,其中廣州有10個、深圳有8個。東莞、佛山各有5個和8個國控監測點,珠海、江門、肇慶、惠州、中山等市各有1—2個。環保廳估算,全省監測PM2.5需要增加投入1億元的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