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生活理財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聯觀點:波希米亞式理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04]     我要評論

 從另一份報章上看到一位近日風頭一時無兩的女作家的一篇專欄,內容提到女作家剛剛投身社會工作時,將第一筆收到的薪金買了一雙鞋。聽聞過這個牌子生產的鞋是根據人體力學的原理去設計,不管鞋跟多高,穿起來也如履平地,加上獨特的外觀設計,令穿著它的女士腿形和體形都能得到改善,充分凸顯其美態。以上這些傳聞,筆者未能證實是否真確。

 言歸正傳,女作家在買了那雙鞋後,始驚覺銀行戶口的結存,可能連吃飯的錢也不夠,於是在往後發放薪金時,便把薪金做了定期存款,可是其後又認為那筆定期存款的金額應該用來買新一季的衣服,後悔把薪金定存在銀行。

 實情儲蓄是良好習慣和必須要做的事,除非閣下懂得鍊金術或預先已經有他人為你儲蓄。支出的選擇,不應該是你死我亡的形式,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平衡地分配各項所需要支出,每個人的支出需要也不盡相同,能控制在自己的應付能力範圍內便可以,超出能力範圍只會造成債務。

 根據這個理念,生活享受的花費和儲蓄應該同時進行,作為資本主義的城市人,更要為自己的退休生活而準備,羊毛出自羊身上,金錢不會從天而降,聖經只記載上天降下嗎哪(猶太教食品),沒有降下金錢,所以退休後所花費的金錢,還是要趁還有賺錢能力時儲起來。若非如此,就等如把將來透支,這樣在理論上還會造成雙重損失,因為把儲起留給將來用的錢現在花掉,那就損失了這筆錢的增值機會。如果以平均年增長率3%計算,預計在30年後退休的話,那麼現在每用多1,000元,30年後的退休金就會少了2,400多元。孰優孰劣,看倌自行決定。

 當然因儲蓄而令生活質素受重大不良影響的話,這樣不算是理財,而是苦行僧,兩者之間必須要取得平衡。若然自己找不到平衡點的話,請教閣下專屬的財務策劃師吧!(編者按:波希米亞式已成為自由灑脫、熱情奔放的代名詞)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業務經理 陳偉明

相關新聞
雙糧花紅須作強積金供款 (2012-01-04)
東驥十大精選基金 (2012-01-04) (圖)
今年十大精選基金推介 (2012-01-04) (圖)
花旗網上獲批樓按有望贏利是 (2012-01-04)
建行(亞洲)指定消費享三重現金回贈 (2012-01-04)
十大表現最佳及最差基金 (2012-01-04)
美聯觀點:波希米亞式理財 (2012-01-04)
時富理財錦囊:供需鬆弛 糖價疲軟 (2012-01-04) (圖)
消費得「喜」:善用稅貸增流動資金 (2012-01-04) (圖)
避險功能支撐美元 (2012-01-04)
霸菱:A股疲弱為買入良機 (2012-01-04)
基金往績佳 長線值博 (2012-01-04) (圖)
亞洲仍為焦點 印股可振聲威 (2012-01-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生活理財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