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 清華大學凱風發展研究院社會進步研究所、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社會發展課題組日前發佈「2011年度社會進步系列研究報告」指出,最近10年,「維穩」取代改革開放成為內地社會氣質的基調,導致社會形成「轉型陷阱」,「摸著石頭過河,卻連河也不想過了」。報告認為,內地改革和轉型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團阻止進一步變革,由此將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的畸形化和問題的不斷積累。
報告指出,中國當前最需要警惕的,既不是發展中國家經歷的「中等收入陷阱」,亦不是改革處於停滯甚或倒退狀態,而是「轉型陷阱」。這是指改革和轉型過程中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團,要求把過渡時期的體制定型化,形成是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體制」。
不願觸動既得利益
這份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孫立平教授主筆的報告列舉出內地社會「轉型陷阱」的五大症狀。首先,是經濟發展步履沉重並日益畸形。經濟發展亢奮,形成「增量依賴症」,「人們沒有通過重要的體制變革來解決問題,於是只能寄望於做大蛋糕,在不觸動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用發展形成的增量緩解問題」。
症狀之二是,過渡的體制因素被定型下來,改革動力在領導層和民間喪失。既得利益集團以改革之名獲利,引發民眾對改革的抵觸,導致實質性改革受阻。
社會結構趨於定型
症狀之三是,社會結構趨於定型,固化為「貧富分化」的斷裂社會。當前內地社會氛圍顯示出,社會活力下降,階層間對立情緒凸顯,普遍的不平衡感為部分人的絕望感所取代。
症狀之四是,誤判社會矛盾形成的拘謹心理和「維穩」政策導向。有關方面對市場經濟中正常存在的矛盾產生嚴重誤判,導致社會形成「大維穩」模式,將特殊時期的特殊做法常規化、體制化,令政治經濟社會生活處於一種很不正常的狀態。
社會潰敗日漸明顯
症狀之五則是,社會潰敗日漸明顯。部分地方政府權力失控,導致社會維護公平正義的能力降低。於是,社會底線失守,道德淪喪,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的喪失成為相當普遍的現象。
至於走出「轉型陷阱」的三條路線,報告認為,一是由政府實施改革頂層設計,並有相應的力量推動;二是利用現有可能因素推動社會力量的發育,使社會力量成為打破現狀的動力;三是在矛盾和危機推動下的被動改變,「但這要取決於既得利益集團的自省和覺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