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清華大學研究報告指出,近10年「維穩」取代改革開放,導致內地社會形成「轉型陷阱」。圖為一名女子路過內地宣傳改革開放的宣傳板。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昨日向本報表示,清華大學關於「轉型陷阱」問題的報告,雖然概念上不一定很準確,但其描述的現象是存在的,其分析是有相當深度的。他認為,內地社會整體改革雖未能推進,但一些地方官員的改革意願強烈,廣東等地的改革試點將給未來整體改革起到示範作用。
汪玉凱認為,對於改革和轉型中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團,固化體制是最有利的,「他們既不願意回歸計劃經濟,也不願深化市場經濟」,這是造成改革停滯的重要原因。
渝粵改革見成績
雖然整體改革停滯,但部分地區改革成績值得肯定。汪玉凱指出,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目前其社會問題暴露非常充分。通過對社會管理、群體性事件等一系列矛盾的解決,廣東模式為今後內地改革提供很好的解決思路。至於重慶模式,汪玉凱認為,這是解決共同富裕問題的較好範本。
破既得利益格局
汪玉凱指出,通過清華報告中提出的「用公平正義凝聚改革共識」是很好的改革思路。中國需要正視並衝破既得利益格局的勇氣,將推進公平正義作為改革的基本價值和目標。除公平正義外,社會進步系列研究報告還指出,走出社會「轉型陷阱」還有三大「不可迴避」的措施。第一是匯入世界主流文明的方向,二是以政治體制改革再造社會活力,三則需在民眾參與的基礎上進行改革的頂層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