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垃圾徵費爭議大 分類回收更關鍵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11]     我要評論

港府建議開徵廢物收費,以經濟誘因促使巿民改變生活習慣,減少廢物產生。通過寓禁於徵的方式實行源頭減廢,無疑可鼓勵市民與生產商減少製造廢物,但在執行上卻面對不少困難,加上社會對徵費存有爭議,當局應全面充分地聽取民意後再作出決定。更為重要的是,本港應參考日本、台灣等地的經驗,強制推行垃圾分類及回收,並資助回收再造業發展,將垃圾轉為可循環再用的資源,既可紓緩堆填區爆滿的壓力,也可為本港經濟開拓新的產業,當局應為此作出必要的財政承擔。

目前每天運往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多達9,000多公噸,每日人均棄置1.28公斤固體廢物,較不少已發展的國家及地區都要高。本港的堆填區及焚化爐將難以應付不斷增加的廢物數量,而在社會環保意識高漲的情況下,要繼續興建焚化爐及擴大堆填區又會遇上龐大的阻力。因此,從源頭上減廢便成為當前急務。在韓國、台灣等國家及地區,過去都同樣面對垃圾處理的問題,但通過垃圾徵費等方式,成功令垃圾製造量大幅下降,台北市家居垃圾棄置量,由2000年開始實行至今,減幅高達65%,可見寓禁於徵對於減少垃圾棄置有一定作用。

不過,本港的垃圾主要來自食肆的廚餘,相反一般家庭的棄置垃圾量並非特別多,以一刀切徵費方式能夠減省多少垃圾還須進一步研究。而且,當局目前提出的4個方案都存在一定的技術困難及爭議,例如分區定額收費難以發揮用者多付的作用,反而會令已繳費的家庭及商戶更肆無忌憚地棄置垃圾;以用水量與垃圾費掛u可靠性成疑;而要求市民購買專用垃圾袋按量收費,則可能令部分市民在街上隨地棄置垃圾,帶來大量執法及衛生問題。事實上,在目前通脹高企的日子,任何徵費方案都不易得到社會支持。如果只徵收商戶垃圾費,又會加重其營運成本,變相轉嫁至市民身上。因此,當局現時應先廣泛諮詢各界意見,集思廣益才能訂出可行方案。

應該看到,單靠徵費並非解決垃圾量增加的最好辦法。台灣在實行垃圾徵費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同步推出「垃圾強制分類」等措施,要求民眾主動將垃圾分類,並大力發展回收再造產業,藉此改變民眾的環保習慣。然而,本港的回收產業多年來一直發展緩慢,在回收政策上也一直停留在「三色桶分類」。在分類回收不足之下,垃圾徵費的成效將難望樂觀。當局應加大力度培養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甚至可立法強制分類。而鑑於回收業成本高昂難以吸引私人企業投資,當局應在土地及資助上作更大的承擔,以推動回收業的發展,將垃圾轉為有用的資源,多管齊下減少垃圾棄置。

相關新聞
垃圾徵費爭議大 分類回收更關鍵
迪士尼應盡快扭虧為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