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冶煉手法落後 成污染主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重金屬污染通過東江三江口進入龍江。 香港文匯報河池傳真

 這些小型企業或作坊,由於技術及資金限制,普遍採用濕法冶金的方式,用化學浸出法將礦粉中的所需要的金屬析離出來,但對於萃取後的含其他金屬的廢水,這些企業往往缺乏淨化和再利用設備與技術,只好選擇將水直接排到自然環境中。

金河違規生產 鎘年產量350噸

 河池外事辦人員向記者證實,被查實與龍江鎘污染有直接關係的鴻泉立德粉材料廠2007年辦廠時,立項是生產立德粉和硫酸鋅,由於試驗投產不成功,加上股東內部的糾紛,生產一直處於停滯狀態。後來,廠方擅自改變生產原料和工藝,未經審批就悄悄地生產重金屬銦,屬於違法生產。而由於工廠生產時採用的工藝,在緊閉的大門外絲毫看不出破綻,以至於這個工廠曾兩次在排查過程中漏網。

 記者站在工廠後面的山上發現,廠房內一個大的蓄水池佔據了一大半面積,有的還有提取礦物的中間溶液。雖然有關專家在政府部門的邀請下實地考察鴻泉立德粉材料廠,估算該企業滿負荷生產銦產量約為每年10噸。而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鎘的量,尚待論證認定。

 但據金河礦業的行業數據顯示,該企業年生產銦30噸、銀5噸、鎘350噸(二次回收附加生產物)估計,鴻泉立德粉材料廠採用的化學浸出法提煉銦後,生產的鎘在未經回收而直排溶洞的廢水中含量至少每年達100噸,堪可稱為污染龍江的主力。

相關新聞
廣西鎘污染系列之一 (2012-02-06) (圖)
龍江魚蝦絕跡 村民棄飲江水 (2012-02-06) (圖)
鎘污染「禍首」周邊污企林立 (2012-02-06) (圖)
冶煉手法落後 成污染主力 (2012-02-06) (圖)
河池官方:冶煉企業 5年內搬遷 (2012-02-06) (圖)
新聞通識:鎘排速慢 損人腎臟 (2012-02-06) (圖)
廣西鎘污染水系示意圖 (2012-02-06) (圖)
廣西龍江鎘污染事件始末 (2012-02-06)
有色金屬之鄉 污染危機未除 (2012-02-03) (圖)
記者手記:環保意識薄弱 政府忘情GDP (2012-02-03)
現場直擊:排污廠區一目了然 (2012-02-03) (圖)
漁業損失慘重 政府承諾助索賠 (2012-02-03) (圖)
柳州水廠 層層關卡保水質 (2012-02-03)
專家解讀:「土政策」削弱中央環保力度 (2012-02-03)
河池近年重金屬污染事件 (2012-02-03)
專家倡建「3中心」 穩固港離岸地位 (2012-02-01) (圖)
《規劃》利金融創新 滬先行先試 (2012-02-01) (圖)
專家倡建「3中心」 (2012-02-01)
港仍具離岸人幣中心優勢 (2012-02-01)
專家解讀:上海尚需補「漏」 (2012-02-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