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上海尚需補「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01]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亞權

 《「十二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的出台,給上海轉型發展提供了極大機遇,同時也使上海面臨很大的挑戰。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所研究員高利民認為,盡快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是上海面臨的首要問題;上海國金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則指,如何吸引國際頂級金融人才來滬,是上海接下去應著力關注的重點。

 高利民認為,加入WTO使中國的貿易規則與世界接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將倒逼中國的金融法制建設必須提速。他表示,金融市場做的就是預期,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做保障,就無法取信於國際社會,人民幣國際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都將成為空談。《規劃》中提到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場直接融資額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達到22%左右,沒有強大的法制做後盾,直接融資額就不可能大幅提升,國際頂級金融人才也不會到上海發展。在這方面,上海乃至中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吸納頂級金融人才成關鍵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接受本報採訪時也表示,如何吸引國際頂級的金融人才到上海發展,是上海應該著力考慮的問題。《規劃》中要求2015年上海金融從業人員要達到32萬人,要達到這個數量並沒有問題,關鍵是要「挖」到國際頂級金融人才。

 陸紅軍說,以往在上海發展的國際化金融人才,很多是在上海有業務的外資銀行派過來的,真正被上海金融環境吸引來的並不多。「現在我們有很多金融產品都是參考國外的相關金融產品,將美元、日圓轉換成人民幣之後就推上了市場,如果沒有真正懂得定價原理,精通會計、稅務、法律的人才,就很難研發新的金融產品,金融創新也難以取得真正的突破。」

相關新聞
專家倡建「3中心」 穩固港離岸地位 (2012-02-01) (圖)
《規劃》利金融創新 滬先行先試 (2012-02-01) (圖)
專家倡建「3中心」 (2012-02-01)
港仍具離岸人幣中心優勢 (2012-02-01)
專家解讀:上海尚需補「漏」 (2012-02-01)
人幣存款跌穿6000億 港銀加息吸資 (2012-02-01) (圖)
「十二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主要預期指標 (2012-02-01) (圖)
用工荒蔓延內陸 各地奇招搶人 (2012-02-01) (圖)
「招求」兩難 波及中小企 (2012-02-01) (圖)
企業:用工壓力增 多做多虧 (2012-02-01) (圖)
各地紓工荒措施 (2012-02-01)
南行車故障 北上票停售 (2012-01-12)
農民工不懂上網 催生代購 (2012-01-12)
深高鐵七天日間票售罄 (2012-01-12)
旅客登錄500次無果 (2012-01-12)
「曲線」電話訂票 「混搭」工具回家 (2012-01-12)
網購需過19關 誰試誰崩潰 (2012-01-12) (圖)
火車票網招標受質疑 (2012-01-12) (圖)
廣珠城軌 全線通車料再拖 (2012-01-07) (圖)
新聞鏈接:廣珠城際軌道交通 (2012-01-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