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仍具離岸人幣中心優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01]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亞權、李永青)面對上海在人民幣業務的宏偉規劃,本港最關心的是會給香港帶來怎樣的影響,學者及經濟學家相信,不會對港有負面影響,因香港最吸引之處是資金能自由進出及國際化程度高,在中國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條件下,本港可配合內地發展,利用越來越開放的金融環境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

港交所:反帶來機遇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昨表示,若上海成為全球人民幣中心,對港交所沒有威脅,反而提供機遇,香港亦可以配合目標,成為全球離岸人幣中心。同時,香港不能閉門作業,最近與倫敦合作,未來亦會繼續努力推展香港交易所平台。他提及,根據交易所5年發展計劃,會繼續按計劃行事,以鞏固港交所地位,未來亦繼續留意深圳及上海交易所的發展。

 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亦指,外界不必太擔心,因為憑著香港沒有資金進出的限制及國際化程度較高,成為本港發展為離岸人民幣中心之優勢,但香港應早著先機發展更多人民幣產品,當香港的人民幣業務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便可有力應對上海的挑戰。

滬港談不上互相競爭

 上海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表示,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目前的金融改革和深化遠遠不夠,上海和香港都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根本談不上兩家互相競爭。他認為,滬港各有自己的長處,香港的監管比較寬鬆,市場化程度高,創新快,上海市場規模比較大,服務中國經濟的程度比較高,金融機構的個頭比較大,互相之間各有優勢,可以互相學習和促進。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研究部主任余文建則認為,隨著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人民幣走出去,海外人民幣的存量就會增加,這為香港的人民幣業務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對於鞏固和深化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起到積極作用。在人民幣走出去的過程當中,內地有深度的在岸人民幣市場優勢,香港有資金低成本自由進出的優勢。

相關新聞
專家倡建「3中心」 穩固港離岸地位 (2012-02-01) (圖)
《規劃》利金融創新 滬先行先試 (2012-02-01) (圖)
專家倡建「3中心」 (2012-02-01)
港仍具離岸人幣中心優勢 (2012-02-01)
專家解讀:上海尚需補「漏」 (2012-02-01)
人幣存款跌穿6000億 港銀加息吸資 (2012-02-01) (圖)
「十二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主要預期指標 (2012-02-01) (圖)
用工荒蔓延內陸 各地奇招搶人 (2012-02-01) (圖)
「招求」兩難 波及中小企 (2012-02-01) (圖)
企業:用工壓力增 多做多虧 (2012-02-01) (圖)
各地紓工荒措施 (2012-02-01)
南行車故障 北上票停售 (2012-01-12)
農民工不懂上網 催生代購 (2012-01-12)
深高鐵七天日間票售罄 (2012-01-12)
旅客登錄500次無果 (2012-01-12)
「曲線」電話訂票 「混搭」工具回家 (2012-01-12)
網購需過19關 誰試誰崩潰 (2012-01-12) (圖)
火車票網招標受質疑 (2012-01-12) (圖)
廣珠城軌 全線通車料再拖 (2012-01-07) (圖)
新聞鏈接:廣珠城際軌道交通 (2012-01-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