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加強管治」是新一屆特區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梁振英表示,要有效解決地區問題,像目前般統一由政府總部去解決,成效並不理想,故建議在符合《基本法》有關規定的前提下,特區政府應在全港18區設立高層次任命的地區行政機構,讓處理涉及地區發展、地區居民生活問題的政府人員,長期穩定地在當區負責地區工作,讓地區問題可以通過這層架構較容易、有效並迅速地得到解決,也更能把握個別地區的獨特發展機遇。
「地區機遇 地區把握」
梁振英在訪問中解釋,每個區議會平均有40萬居民,相等於內地一個地級市下一個區的平均人口,及台灣一個縣轄市的人口,故香港可以這些地區的經驗作為一個探索的方向,考慮在全港18區成立高層次的地區行政機構,發揮區議會的積極性,能更迅速地解決地區居民的生活困難,亦可以讓政府總部官員有更多精力處理全港性事務。
他並舉屯門發展為例,坦言特區政府不可能從中環看到屯門的地區機遇,「地區機遇應由地區把握」:屯門鄰近深圳灣大橋,現時很多遊客經過屯門去荃灣住酒店,經常出現酒店房不足的問題,如在屯門興建二三間酒店,每間有500間房間,就可以創造2,000至3,000個就業職位,這樣一部分的屯門居民便不用花高昂的交通費到市區酒店工作,「如果我們能夠多聽地區人士意見,就可以解決他們的就業,解決他們的生活需要,社會就會少些怨氣」。
梁振英強調,香港人需要真正的思維轉變,尤其是政府部門需要加強發展意識,因香港在過去10年的心態一直很「hea」(懶散),10年前的新加坡GDP是香港的一半,現在已增長到與香港一樣了,「香港社會未來5年不能再『hea』落去,我們已經輸了太多」。
不過,知易行難,改變一種固有思維又談何容易?他認為,這需要一個讓市民能真正明白轉變必要性的過程,並以自己在這段期間密集落區、在完全開放的環境下和市民交流所得的經驗為例,指市民最初並不習慣這種表達意見的形式,連自己應否停下來也感躊躇,但當他們開始發覺自己可以參與其中時,就願意圍過來並站上1個多小時,不少人更主動拿著「咪」去表達自己的意見。
梁振英強調,一種新的理念和思維想要大家認同、追隨,故自己一旦當選,定會和問責團隊到地區做大量解釋、說明工作,「我們需要未來的官員去面對群眾,去『嗌咪』……我們要用最淺白的語言,向市民解釋理念和政綱,要大家都聽得明,而且要得到大家認同」,「許多地方的變革,都是這樣開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