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鍵在《香港粵劇敘論》一書亦提到「許多六十年代劇團,都經歷過在公園、球場上搭棚演出的歲月。延續了「仙鳳鳴」劇團的「雛鳳鳴」,劇團初建團於一九六五年,第一屆首演的領軍者為陳寶珠和李居安,第二屆則演出群戲《辭郎洲》,由龍劍笙和江雪鷺擔班。第二屆「雛鳳」演出的場地便在油麻地的一處公園內搭棚演出,成為當年盛事,而搭棚演戲的風氣亦一直持續至七十年代後。
六十年代香港粵劇的演出場地除了搭棚演出之外,也會選擇在遊樂場的小舞台或在若干社區會堂裡演出,尤其是新組成的新秀班或所謂「外圍班」。正式戲院已無法租用,在公園、球場上搭棚演出其實也毫不划算,只好在一些小型或公用的場地上動腦筋 。
在當時環境下,可以讓新進者有機會持續地踏台板而上的,主要是一些遊樂場內附設的粵劇演出場地,也是一些小型的江湖班的集散地。這些附有粵劇劇場的遊樂場初期有北角的月園遊樂場、荔枝角的荔園遊樂場與啟德遊樂場等,後兩個場地的小型粵劇演出一直延續至七、八十年代。阮兆輝、尤聲普、羅家英、尹飛燕等大老倌都是在這兩個場地成長。去年,阮兆輝主持香港電台第五台《淺談香港粵劇敘論》節目的其中一輯,便以自己的親身體驗憶述當年在戲棚和遊樂場演出的情況,對這課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上香港電台網站第五台節目重溫收聽。
當時利用社區會堂舉行演出亦是劇團常用的辦法,如北角的陳樹渠會堂,七十年代「雛鳳」再次復出時便曾租用過該個場地,而該會堂的容量則只有數百座位。
無論是「戲棚」、遊樂場內的小型舞台或社區會堂演出,都是因失去大規模的正式演出場地後,粵劇團挽救市場的手段,期望藉此可以延續大戲巿場的命脈。但演出場地平民化,也迫使粵劇更大眾化,也更基層化,淺白通俗的劇目就自然最受歡迎了。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