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蔡履平 邁向書畫篆刻的頂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蛙印

 來自內地浙江省的書畫篆刻家蔡履平,以自己的刻印作品登上了香港中文大學的展台。仔細審視他每一件作品以及蘊藏在作品背後的心思,不難發現他對書畫篆刻有著高度和深刻的抽象文化思維。如今,已經被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陶瓷印,在他手中又將顯示出怎樣的意境呢?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燒製陶瓷印,工序繁雜

 蔡履平是浙江蕭山人,是西湖水滋養下的吳越才子,已經從事了三十多年書畫篆刻創作。他的作品,既有民間的質樸,也有學院派的嚴整,這與他的師承有很大的關係。他早年一直拜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前主任周輕鼎為師,從中學到了兼具東西方特質的雕刻工藝手法。據蔡履平介紹,早期由於雕塑不熱門,周老師只招收了一個學生便到各個陶瓷廠去教學,為後來蔡履平的學藝奠定了基礎。

 國畫、書法與篆刻三者的關係密不可分。蔡履平認為,陶瓷印是以「印」為中心,印的核心是字。字有六書,因而對書法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要將陶瓷印變為美麗的工藝品,還需要外觀的色彩設計。這就是國畫藝術的延伸,可以將平面化的國畫變得更加有立體感。國畫的作用在於用抽象的心境描繪來構造立體的視覺,當雕刻家將色彩點綴於印章上時,其實是將三種不同的華人古典藝術美凝聚於一處。

 蔡履平指陶印的製作可分為六個步驟。第一個是取土,中國的陶土分佈極為廣泛,常見的有宜興紫砂、杭州蕭山十三房紅陶、嘉興的黑陶等。其次是製坯,製坯時需要捏泥,不能夠產生氣泡,以免後來發生爆炸,因此要十分小心,坯印也要燒製乾透。第三是雕紐,雕刻家根據自己的理念紐製陶印,由於每個人的表現手法不同而出現古樸或典雅的差別。製紐的方式也有很多,或雕或塑或印模,只要把握得當,紐製便是印刻中最具藝術感染力的部分。下一個步驟是印面,刻製印面與刻製石章一樣,這個步驟是對雕刻家刀工的考驗,也是隨性發揮的舞台。然後是上釉,一旦上釉就變成了聞名遐邇的彩陶,著名的唐三彩便是彩陶的一種。最後是燒製,陶的燒製溫度一般在一千度左右,溫度越高越堅硬。例如,宜興的紫砂,燒製溫度達到1100度,極易保存。經過六道工序完成的陶瓷印,令人心馳神往,愛不釋手。

 蔡履平表示,刻印在中國古代原本是與知識分子相互隔絕的。這與刻印的材質有很大的關係。原本的材質與熔鑄技術,需要有很大的力氣,一般書生往往沒有足夠的體力去支撐。但是隨著印章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尤其是與國畫、書法的結合,促使文人開始將刻印當作是藝術審美的行為來看待。元末明初,花乳石的發現與應用,正式讓刻印工藝走入文人階層。那時開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可以拿起刻刀,刻出心中的願景。

印章是世俗身份的代表

 印章在中國的使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專長,更是世俗身份的代表和體現。據蔡履平介紹,從戰國時期開始,印章的紐製和印章公分的大小,有著嚴格的等級與分別。例如,皇帝的印章,紐製一定是龍,如果其他官員甚至王族成員僭用了龍的紐製,可能會帶來殺身之禍。公分也同樣如此,古代的國璽必定呈方形,不能是圓形,體積較大,以表現皇權的尊嚴。這種將世俗身份象徵等元素融入印章的做法,一直延續到今天。在當下的中國內地,公章的造型也是世俗權力的體現。例如,中國政府機構的公章一定是紅色的,以彰顯革命與進步;型製上是圓形,章的正中央往往是五角星,以代表人民群眾。所以,雖然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印章的世俗性並未有改變,只不過跟隨不同的審美標準改變了表現的形式而已。

 蔡履平的陶瓷印雕刻工藝已經被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每當提起這點,他沒有絲毫的興奮與自滿,反而對未來充滿了憂思。他認為,目前學習印章篆刻的人已經愈來愈少,整個社會都沉浸在功利化的氣氛中,很難想像一個人會花很多的時間去學習一個掙不到錢的手藝。即便是學習,也是在業餘時間、在興趣的支撐下去學習。因此,他最擔心的是自己的雕刻工藝沒有傳人。他回憶自己過去的雕刻學習生涯,認為師徒的傳承是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綿延不絕的根本途徑,因為只有在具體、細緻的師徒傳承中,學生才能真正培養對藝術的興趣與情感,也才能夠跟著老師東奔西走,了解不同的藝術前沿和藝術行情。他自己過去是這樣學習的,也期待未來能夠以同樣的方式將自己的手藝傳給得意門生。他不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運作,但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工藝後繼有人的基礎上。

文化氣質的符號

 他認為,東西方在藝術的表達上有著巨大的氣質差異。西方的藝術側重寫實,力求完整地保持物件或者風景的原貌,達到真實複製的效果。因此西方藝術在傳承過程中,「複製」是極為重要的環節—藝術家每一次的臨摹,實際上都是在一個真實的圖景中填充個人的思考,所以西方的人文主義思想尤其看重人與物的關係,通過對人與物的描繪,來突出有形的「人」的價值。

 與西方的「寫實」不同,東方藝術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傾向於「寫意」—所謂寫意,就是力求在思維與心境的交錯中,表達人與人得關係。中國的知識分子奉行「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的原則,足不出戶便可了解世間萬物。因此,東方的藝術更加側重對「關係」的把握,自然界中的景色或動物,其實都是人的象徵,是一種想像與猜測,賦予了濃厚的主觀情感。

 蔡履平以老虎為例,認為與今日動物園所見的普遍不同。在古代甚至是近代民國時期,真正見過老虎的百姓其實不多。既然百姓沒有見過老虎,他們如何能夠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將老虎轉化為藝術符號呢?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想像。這種想像寄託了人們極大的情感與願望。

 在陶瓷印中,許多刻印作品都有動物(例如老虎)的形象,這樣的瓷被稱為「瑞瓷」,既有祭品的莊重,也有日用品的實用。陶瓷印中的動物造型往往會隨著雕刻者的心境、地位或者使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龍騰虎躍中的龍和虎,與龍爭虎鬥中的龍虎造型,一定會有極大的差異。蔡履平認為,雖然陶瓷印中的動物是抽象的,但是物件本身卻是腳踏實地的生活用品。一個手掌大的虎頭陶瓷印,既可以把玩,也可以裝飾,而且很實用,因此陶瓷印也一定能夠衝出中國,走向世界,讓西方認識到古典中華文化的瑰寶。

相關新聞
蔡履平 邁向書畫篆刻的頂峰 (2012-02-27) (圖)
從民間到學院派的距離 (2012-02-27) (圖)
陶瓷印 (2012-02-27) (圖)
龍印 (2012-02-27) (圖)
松針 (2012-02-27) (圖)
陶瓷印側面視圖 (2012-02-27) (圖)
篆印圖案 (2012-02-27) (圖)
崢嶸歲月 赤子柔情 (2012-02-23) (圖)
沈大中父親沈光漢 (2012-02-23) (圖)
沈大中先生母親 (2012-02-23) (圖)
軍令電文 (2012-02-23) (圖)
十九路軍照片 (2012-02-23) (圖)
抗戰紀念冊 (2012-02-23) (圖)
交錯於歷史的婉約一笑 (2012-02-23) (圖)
國民革命軍抗戰浮雕 (2012-02-23) (圖)
香港玩具傳奇 永不止息 (2012-02-20) (圖)
「玩具天堂-香港玩具文化與創意」展覽 (2012-02-20) (圖)
古蹟活化的基本原則 (2012-02-20) (圖)
講武堂 (2012-02-20) (圖)
碧血長空佑中華 (2012-02-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