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慶黎在滄州沿海調研。
河北環擁京津、東臨渤海,多年來該省一直試圖從優越的地理位置上尋求突破,但並未有實質性進展。隨著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首都經濟圈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冀中南地區被列為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有望突破該省發展的瓶頸。去年剛剛履新河北的省委書記張慶黎多次強調,河北迎來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榮娣
經國務院批准的《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去年正式公佈,這是河北首個上升至國家戰略的規劃,也是內地涉海省份中最後一個獲得國家戰略支持的規劃,這一規劃將給擁487公里海岸線的河北注入新的發展活力,也將成為拉動河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沿海三城定位清晰
規劃對河北三個沿海城市——秦皇島、唐山和滄州進行了不同的定位,秦皇島港定位為國際性綜合大港,唐山港定位為區域綜合運輸服務的綜合性港區,黃驊港則定位為區域性綜合大港。在產業方面,將優化發展以鋼鐵、裝備製造、石化、建材和電子信息為主的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以現代物流、金融服務、高技術服務和旅遊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特色農業,形成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高新技術比重提高
到2015年,河北沿海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由2010年的7,433.5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到14,86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6萬元,城鎮化水平達到58%;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在2015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9萬元,城鎮化水平達到64%以上。
據河北統計局公佈的初步核算數據顯示,2011年河北省國民生產總值達24,22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GDP總量在內地省份中排名仍居第六位。但是 「體量大」並非意味著「結構優」。專家指出,河北的產業結構偏重,三次產業中二產佔大頭,二產中重工業佔大頭,重工業中資源型佔大頭,以鋼鐵、石化、建材為代表的資源型產業比重偏大。
2011年河北把結構調整作為該省經濟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之一,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高,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10.5%,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力度加大,工業技改投資4,300億元,同比增長42%。
推200個10億元項目
為提升該省工業經濟發展水平,2012年河北還將以調結構轉方式為主攻方向,著力實施「十百千工程」,堅持抓優勢產業和強勢企業,培育壯大曹妃甸精品鋼、保定汽車及零部件等十大工業基地;扶持發展百家優勢企業,打造產業龍頭;培育千項省級以上品牌產品,支持企業育名牌、創品牌、正品牌。與此同時,實施千項技改項目,抓好鋼鐵工業、裝備製造業及石化產業改造,推進建築、建材、輕工、食品、紡織、醫藥等產業的改造升級。
此外,還將啟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快石家莊國家生物產業、保定國家新能源、廊坊電子信息、邢台光伏、邯鄲新材料、唐山動車組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推進200個投資10億元以上大項目的謀劃和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