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2年1月21日,劉奇葆在綿竹市清平鄉調研災後重建工作,與災區群眾一起吃團年飯。
2011年,四川省實現了「十二五」發展的良好開局,經濟邁上新台階,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開創新局面,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建設取得新進展,勝利完成災後恢復重建規劃任務,兌現了「再還人間一個錦繡巴蜀」的莊嚴承諾。同時在擴大對外開放合作上也譜寫了嶄新篇章:西部合作、東西合作、中外合作成果豐碩。全年外商投資實際到位額及其增幅居中西部第一位;在川落戶的世界500強境外企業數持續保持中西部第一領先地位。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冬 況璃
「作為中國西部第一經濟大省,只有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融入全球經濟,努力建設西部內陸開放高地,才能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認為,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已成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各個國家和地區間的聯繫日益緊密,各類資本尋求最優發展環境,國內外產業正加速向中國西部轉移。即使是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但中國市場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在增強,尤其是四川利用外資的增勢更加明顯。
四年重建成果斐然
2011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突破2萬億元,達到21,026.7億元,是繼2007年突破萬億元大關以後,四川經濟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等複雜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僅用四年時間再上一個萬億元台階,實現翻番。
同年四川全省實際利用外資110.26億美元,其中外商投資實際到位額95.26億美元,居中西部第一位,同比增長55.6%,而在四年前的2007年,四川外商投資實際到位僅為17.72億美元;全年新增境外世界500強企業13家,在川落戶的世界500強境外企業達到173家,持續保持中西部第一的領先地位,而在四年前的2007年,在川落戶實際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數不足百家。
對此劉奇葆指出,這充分說明,省委近年來關於擴大開放合作,趕上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步伐,融入全球經濟的戰略部署,不僅有力地推動了四川經濟的發展,而且也必將繼續推動四川的擴大開放合作在中西部拔得更多頭籌,進而為全國的對外開放合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全方位擴大開放合作
劉奇葆認為,新的歷史起點上,四川要搶佔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建設獲批等發展機遇,必須進一步堅定不移地全方位拓展擴大開放合作。為此一要有開闊眼界。克服狹隘視野,加強多區域合作。二要有開放意識。立足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背景,推進區域、次區域、泛區域多層次的合作,提高我省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三要有開明心態。無論是大還是小,無論是富還是窮,都有互補的優勢,都有合作的可能。只要有利益,就要主動加入進去,參與合作。尤其要注重加強與周邊省份的合作,對雲南、貴州、重慶、西藏以及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等地,都要主動地走出去,尋求互利合作,謀求共贏發展。四要有開拓精神。不但要重視與周邊省份的合作,還要積極推進與東部地區的開放合作,加強國際合作。否則,安於西南,偏於西南,就談不上、建不成西部經濟發展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