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國產紀錄片走不出魔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歸途列車》是紀錄農民工家庭「春運」期間往返廣州及四川的故事。

——受眾少發行斷 票房低難回本

 法國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2011年攜《海洋》登陸中國,兩個多月時間票房收入超過2,500萬元,使中國紀錄片人為之振奮。相比之下,國產紀錄片則大多無法進入公眾視野,許多紀錄片連成本也無法收回,更不用提進院線拿票房。2010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當年中國發行的16部紀錄片電影全部虧損,最高的一部票房僅僅200萬元。對國產紀錄片來說,受眾的稀少、發行的斷裂、以至整個產業鏈的缺失,是多年來難以言說的尷尬。「小圈子交口、電影節拿獎、大銀幕遇冷」似乎已經成了紀錄片走不出去的魔咒。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顧一丹

 2011年算得上是中國紀錄片的歷史性年份,除了在紀念意義上是百年之外,行業有許多實質性動作。其中,相當重要的事件是央視紀錄頻道的開播。這是官方決意打造紀錄片產業的一個標誌。

寧看電視不願進入影院

 其實,中國並非全然沒有紀錄片的收視群體,央視紀錄片頻道開播至今已收穫2億觀眾群,央視製作的多部紀錄片也引起過巨大反響。許多紀錄片人跟記者說,紀錄片的電視台領域比電影市場好得多。中國有對紀錄片感興趣的群體,只是讓他們拿出幾十塊錢,選擇進影院看紀錄片而不是好萊塢大片就難得多。如何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紀錄片發行模式,讓紀錄片可以走進影院,吸引觀眾,收穫票房,是中國紀錄片人一直探討的問題。

 在本系列的上篇中所提及的中國紀錄片的本體與資金等問題很大程度上直接導致了產業鏈下游無法形成,以致惡性循環。

國產紀錄片播放量偏低

 由於本身質量不高,產業吸引到的資金有限,因而更沒有公司願意出錢出力為紀錄片進入發行渠道鋪路。上海紀實頻道副總監干超對記者說,國內目前幾乎沒有專門的紀錄片發行公司。目前唯一成功進入院線播放的紀錄片《歸途列車》的導演則說,其作品能進入中國影院純屬個人原因,無法複製。

 在紀錄片的發行渠道上,官方也正在做著探索。這種探索目前雖然還局限於電視台的播出平台,但已經是一大跨越。從央視9套的規劃裡,已經看出他們計劃邀約民間製作人進入電視平台,而在這之前,獨立製作人想登上官方電視播出平台,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政策層面,國家廣電總局在2010年末出台《關於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健全市場體系,培養人才等,並首度提出要撥出資金獎勵優質國產紀錄片。在此背景下,CCTV9於2011年1月1日開播,聚集了台內所有拍攝紀錄片的精英,打造覆蓋全國的紀錄片專門頻道。

 目前,內地紀錄片播出平台有五個,其中重慶電視台科教頻道、中國教育電視台3套、央視10套都是以科教為主的紀錄片播出頻道,金鷹紀實頻道是以湖南地方性節目為主,並定位於青少年的本土紀錄片播出平台,而上海紀實頻道算得上是題材類型較為豐富的專業類紀錄片播出頻道。在有限的紀錄片播出平台裡,來自境外的紀錄片總長為1.5萬-2萬小時,國產紀錄片總量只有1,000小時左右。

官方邀民間製作人合作

 2011年12月,央視紀錄頻道(CCTV9)總監劉文回答網友問題時表示,將要著手打造國內紀錄片產業鏈。記者數度聯絡劉文,希望可以了解具體辦法,但他幾乎每天都要開策劃會議,無法抽出時間,由此也可見剛剛誕生的紀錄片頻道確實是面臨著巨大壓力。該頻道的宣傳推廣負責人簡單回答了記者的問題,表示打造產業鏈確有規劃,但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因而不便透露。但從其提供的一些資料,大致可以看出思路。

 2011年7、8月間,紀錄頻道舉辦第一次「活力中國」紀錄片節目製作招標活動。「命題作文、委託定製」,尋求紀錄片生產方式的轉變,是紀錄頻道在紀錄片產業之路上的一次探索。官方終於拿錢出來邀約現實題材紀錄片,這在獨立紀錄片人眼裡是一個很好的標誌。

一個進入院線的偶然

 官方的辦法逐步明朗,其力量勢必不可小覷。而民間的力量雖然弱小,也有個案進行了成功的嘗試。進入到國內院線的《歸途列車》是鮮有可以進影院的獨立紀錄片,這樣鳳毛麟角的成功是導演范立欣的團隊盡一己之力的典範。

贏海外榮譽凱旋回歸

 《歸途列車》2010年1月在聖丹斯電影節進行了國際首映,迄今已在國際上獲得60多項紀錄片獎項。該片在全美近100個影院上映,票房超過40萬美元,觀眾約4萬人次,算得上是目前國產紀錄片在國外院線取得的最好成績。記者問范立欣有沒有經驗可以傳遞給中國的紀錄片人,他表示,《歸途列車》的經驗大概是無法複製的。

 《歸途列車》能進院線,很大程度上源於得了太多獎項,在美國又取得了票房,這為范立欣與國內院線洽談提供了資本。范立欣說,紀錄片要進院線,本應該委託紀錄片發行機構與院線合作,可是,內地沒有這樣的機構,發行這塊是完全缺失的,因而他只能自己去談合作。內地的一些商業院線面臨競爭激烈等問題,為了尋找差異化產品,或者是影院經理對藝術有熱情,就願意為《歸途列車》這樣有口碑的作品提供機會。范立欣目前以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十個城市的院線談好合作,將在各城市的一家電影院進行點映,但能不能成功,他心裡很沒底。「這好像是個烏托邦,談到這些就很難過。」

 此前,《歸途列車》在北京百老匯的點映取得了4.3萬的票房,場均上座率在90%以上。范立欣說,在沒有任何宣傳經費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已是不俗。他告訴記者,即便院線願意放映也缺乏宣傳經費,因而紀錄片只能依賴新媒體(微博、社交網絡)以及口耳相傳的傳播,事實上,網絡已經為紀錄片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生存空間,奇藝網的紀錄片頻道已經買下了《歸途列車》的網絡版權,上海紀實頻道買了上海地區的播放版權。范立欣希望,網絡、電視、電影這些平台可以一起上,為紀錄片尋來更多資金與觀眾。

相關新聞
中國紀錄片困局下篇 (2012-03-27) (圖)
國產紀錄片走不出魔咒 (2012-03-27) (圖)
培養觀眾 孕巨大商機 (2012-03-27) (圖)
業界籲盡早建藝術院線 (2012-03-27) (圖)
拓展產業需先建立標準 (2012-03-27) (圖)
關注觀眾感受 不要孤芳自賞 (2012-03-27) (圖)
中國紀錄片困局上篇 (2012-03-26) (圖)
神州紀錄片 學步100年 (2012-03-26) (圖)
理性科學看待陰暗面 (2012-03-26) (圖)
電視台商業化選材 作品難「個人至上」 (2012-03-26) (圖)
獨立製片人角色漸吃重 (2012-03-26) (圖)
標準接軌國際 中國核電無憂 (2012-03-11) (圖)
全國核安受控 防治仍臨挑戰 (2012-03-11) (圖)
布局內陸核電  建設慎之又慎 (2012-03-11) (圖)
能源多元化 核電不可缺 (2012-03-11) (圖)
採第三代技術 安全性增百倍 (2012-03-11) (圖)
中國保核安9大戰略 (2012-03-11)
紀念鄧小平南巡廿周年:史海回眸 (2012-02-24) (圖)
本報首發南巡照轟動全球 (2012-02-24) (圖)
鄧小平南巡講話要點 (2012-02-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