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投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馬惠明。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若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中國中投證券昨日宣布,正式進駐香港成立中投證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馬惠明會見本港傳媒時透露,該公司初期將主攻經紀業務,包括股票、基金和資產管理等,下一步還將開展期貨業務,有信心「今年內一定能掛牌」。
馬惠明表示,計劃未來從事多種業務,除港股外,美股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概念股,有條件也都會考慮,但強調要「一步一腳印往前走」。至於期貨業務,他指其實已經啟動,目前正在等待證監會審批,最快3到4個月後,最慢半年內將會正式掛牌。
期貨業務最慢半年內掛牌
被問及對港股看法時,馬惠明指「非常有潛力」,恒指由去年9月至今累計升幅逾2成,該幅度對券商而言「很滿足了」。他稱,現時香港市場與內地聯繫越來越緊密,紅籌股佔恒指一半以上,相信今後內地資本市場的流動對港股造成的影響,將較香港自身的影響更大。此外海外市場亦會有較大影響,因為歐美的大投行和大券商至今仍不太熟悉內地,因此仍需要選擇以較熟悉的香港為依托,以此為平台開拓內地業務。
至於中資券商在本港市場的表現,馬惠明承認2011年不太理想,指目前在本港總共有40餘間中資券商,其中20間左右是「真正的券商」,10多間為基金公司,其餘是投行。他指中資券商的特點是資本充足,投資規模大,笑稱不少同行的手法是「有錢就往下砸」,但造成同質競爭現象嚴重。另外本港的經營成本較高、包括租金、人工成本等,亦形成不小的經營壓力。但總體而言,他仍對券商的未來前景持樂觀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