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主席
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七次全體會議,決定任命梁振英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中央的任命肯定了梁振英的當選反映了香港社會對他的認同、信任和期望,符合中央「愛國愛港、社會認受性、管治能力」的三項要求,也顯示有人指梁振英是以「三低」當選明顯與事實不符,根本站不住腳。梁振英是「有較高得票率、有民望、有公信力」的「三有」特首,他「三有」當選有利彌合特首選舉帶來的社會分歧與嫌隙,促進香港社會的「大和解」。
今次特首選舉是香港歷史上最激烈的一場競選。梁振英取得超過六成的得票率並有約四成的民望,可以說是「有較高得票率、有民望、有公信力」的「三有」特首。「三低」之說,不過是反對派用來貶低梁振英、否定今次特首選舉的一種手法,其目的是意圖打擊市民對新一任特首和政府的信心,市民應識破其中意圖。
所謂梁「低票當選」是無稽之談
在今次特首選舉的1,050張有效票中,梁振英得689票,得票率為65.6%;唐英年得285票,得票率為27%;何俊仁只得76票,得票率為7%。梁振英比何俊仁多出的613票,已足可當選特首。今次因為有3位候選人競逐,而梁唐二人更同屬建制派,梁振英一人獨自取得1,050票中的689票,佔了六成半多,可以說是高票當選。而且,如果將兩位愛國愛港參選人的得票數相加則為974 張,佔有效票數的92.7%,也高於梁振英之前兩位特首的得票率。
與全球競爭性選舉相比,梁振英65.6%的得票率算是高票當選。例如,2010年英國議會選舉中,保守黨得票率約為36%,結果保守黨黨魁卡梅倫以此低得票率當選英國首相;定於4月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目前薩科齊的民意支持率僅為27%,奧朗德僅為28%。日本歷屆首相選舉,候選人和當選者的民意支持率更低,甚至低於二成至三成。今年1月台灣大選前夕的即時民調顯示,馬英九的民意支持率約為40%,蔡英文的民意支持率約為30%,宋楚瑜的民意支持率約為7%。不比不知道,一比就顯示所謂梁振英「低票當選」,乃是無稽之談。
梁公信力來自較高得票率和較高民望
從民望看,梁振英當選時的民望接近四成,被指為低民望。實際上,梁振英參選以來,其民意支持率一直高企於五成至六成。看民望要看一段長時期,而非短暫一時,也不能只看帶有明顯政治動機的港大民意研究機構這一家民調,還要看其他民調機構發布的民調。例如,在3名特首候選人在電子媒體於16日聯合舉辦的選舉論壇激辯後,據香港有線電視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滾動民調結果顯示,梁振英的支持度為40%,唐英年支持率為22%,何俊仁為11%。而據國際青年商會3月18日公布的調查顯示,51%受訪者認為梁振英「最能團結各界」,遠超唐英年的19%及何俊仁的2%。另外,有58%「喜歡」梁振英。至於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辦的所謂「3.23民間全民投票」數字,以梁振英得票率為17.8%為根據,指梁振英民望低,但這個充滿誤導性的所謂「全民投票」數字,根本不值一駁。
對於指梁振英公信力低的質疑,主要是來自在選舉期間出現的種種負面新聞。不過,任何競爭性的選舉都不可能避免出現各式各樣的負面宣傳,但大部分在選舉後都會消失無蹤。西方社會對這些選舉期間的「醜聞」,從來都不會過分認真。
梁振英的公信力來自他的較高得票率和較高民望,梁振英「行之正道」、「穩中求變」的競選綱領,以及重視土地及房屋政策、拓展香港的經濟版圖、改善民生、提高管治水平的施政重點,對解決香港當前面臨的貧富分化、產業失調、整體競爭力下降等深層次矛盾指出了方向,也贏得了公眾的信任。
「大和解」已經成為社會主流共識
梁振英「三有」當選有利促進「大和解」。梁振英在當選的記者會上表示:「從今日開始,沒有梁營、沒有唐營、也沒有何營,只有一個『香港營』。」這是促進「大和解」的最好註腳。梁振英當選特首後,表示在點票會場內已向唐英年表明稍後會拜會他,希望大家在競爭後多些合作,盡量團結,因唐有9年政府不同崗位經驗,想請教他有關的經驗;而何俊仁選舉結束翌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梁振英已透過競選辦主席張震遠約見他,他期待梁振英能夠在4月中約見「泛民」代表,嚴肅交流。實際上,「大和解」應該包括反對派中的溫和人士,就如當年討論政改方案的時候,民主黨頂住巨大的壓力,勇於走到「西環」去討論方案,對於推動政制發展、建立與中央的良性互動都有好處,受到社會的肯定。反對派中的溫和人士如果願意參與「大和解」,我認為也值得歡迎。
事實上,「大和解」已經成為社會主流共識。香港承受不起社會撕裂、內耗互鬥的代價,不僅不能重蹈台灣藍綠對決和泰國黃紅衫軍惡鬥的覆轍,而且也要避免香港過去內耗不止的現象。今次梁振英「三有」當選有利促進「大和解」,對改善香港的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有深遠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