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玲爸爸表示,感謝輔導機構的協助,令破裂的父女關係恢復正常。香港文匯報記者廖穎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清明時節倍思親,對於喪親的年輕人更難免悲從中來,不懂處理而出現行為和情緒問題。有輔導機構表示,近年接獲兒童及青年因摯親離世的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由2010年的26宗,上升至去年的55宗,料今年更會突破80宗,一旦未能釋懷,長遠更會害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而變得孤立。剛走出喪親悲痛的小玲,前年因xx離世而情緒低落、逃避溝通,甚至離家出走,在社工介入後才見好轉。
喪親帶來的悲痛並不好受,對於成年人士來說,往往不懂處理突如其來的變化。專門為喪親人士提供輔導服務的贐明會研究發現,近年接獲兒童及青年因摯親離世的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由2010年的26宗,上升至去年的55宗。贐明會中心主任黃志安預料今年個案將逾80宗,最年輕的求助者只有兩歲。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陳智豪表示,親人離世對年輕人成長影響深遠,能否得到適當及時的幫助最為關鍵,有人因喪親而加速成長和變得獨立,肩負起照顧健在父母及弟妹的責任,但亦有人相反,拒絕面對和成長,逐漸出現行為、情緒和與親人關係等問題,更孤立自己,害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現年12歲的小玲(化名)從小由xx照顧,爸爸則外出工作,照顧小玲起居飲食的工作均落在xx身上,對小玲來說,xx是最親的人,但好景不常,xx2010年因癌病離世,一家三口的生活頓起劇變,小玲爸爸需處理母親身後事、又要照顧小玲,更需兼顧工作,令他身心疲累。
無安全感 需社工輔導
小玲憶述當年「不開心、無安全感、好寂寞,成日要叫外賣,一切都不再一樣」,看到父親以淚洗臉,不想加重父親負擔,即使傷心,也不會表露出來,小玲認為朋友不明白自己處境和感受,令她漸漸「孤立自己」。小玲爸爸說:「初初小玲沒有異樣,後來脾氣變得很暴躁,小小事就大吵大鬧」,她成績滑落,情緒和行為都出現問題,甚至離家出走,其後經社工介入及輔導一年後,兩父女的困擾獲得釋放,關係亦好轉。
建議家長 溝通解困擾
黃志安表示,因兒童及青年處於自我形象建立的階段,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觀感,怕被標籤而不求助,會阻礙他們表達哀傷,令情況惡化,而社會對喪親者的需要認知不足,相關的輔導服務亦缺乏,令青少年求助無門。他建議家長與子女多溝通,不要逃避談「死」,清楚解釋什麼是死,例如以後再不可跟你玩等,並切忌使用錯誤比喻,例如說離世者是睡覺,「或會出現反效果,不准仍健在的父母或自己睡,因怕一睡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