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第二批赴台個人遊試點城市近日剛公佈,筆者一位朋友的母親卻隨即致電福州的親戚:「台灣不方便,交通特別不方便,比香港差遠了。」
原來,這位大姐不久前帶女兒去嘉義探親,每每出門,除了打車就是步行。「從親戚家到大賣場,路上就我一個人在走,別人都開車或是騎摩托車,半天也看不到一輛公車」。儘管這只是一名陸客的一點小抱怨,但這件「小事」背後,卻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從開放赴台遊至今,筆者曾3次赴台,其中2次是以個人遊形式進島。客觀地說,以台北為代表的北部縣市,交通住宿還是相對便利,但在自然風光更為宜人的東部和中南部地區,於個人遊陸客來說,交通確是頭等難題。
與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遊客不同,大陸遊客暫時無法考取國際駕照,在台灣無法租車自駕。如果選擇個人遊,就意味著到中南部的部分景點,只能選擇包車,成本必然增加。
細節上下工夫 讓遊客感貼心
另一方面,行前「功課」也是個人遊陸客必備。基於前期團隊遊的積累,景點、美食介紹網路上唾手可得,但是團客依賴於旅遊大巴,通常不會留意公共交通和包車服務。在大陸遊客可以搜尋到的網站範圍內,相關信息也十分匱乏。
進一步擴大個人遊陸客試點,是台灣不少中小旅遊業者的呼聲。因此,隨著將來開放城市的不斷增多,如果台當局和地方政府能多在「小事」和細節上下工夫,為遊客提供更多貼心的服務和便利措施,相信個人遊的效益能顯現得更快更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舒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