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初相識的朋友來訪,徵詢我對本地粵劇和「西九戲曲中心」的看法。其實,我在《文匯報》的專欄對他想知道的事情已經說得八八九九,專欄沒說的都是一些會為別人帶來不便的事情,所以不會公開。不過,在長達一小時的會談裡,我發覺有兩條話題雖然多年前說過,但也適宜在今時今日再提出討論,畢竟,很多人都像那位初相識的朋友的一樣,不明白本地粵劇的特質,在籌謀獻計時,難免出現偏差。
那位初相識的朋友問我香港粵劇演出場地是否真不足,所以必須有新光戲院或類似的專門場地不可?根據我在「粵諮會」時獲得的資料,把全港康文署管轄下的會堂空餘檔期加起來,應該足夠應付粵劇界的要求,不過很多演出場地粵劇界是不會租用的。所以,很多偏遠的新界地區有粵劇演出,大多是康文署辦的節目,聘請粵劇團演出而已。
如果論設備,新光戲院只是差強人意,所以我製作舞台演出,從沒有使用過新光戲院;但須說明我辦的節目,根本不賣票,所以票房從來不是焦點所在,口碑才是我關注的。但本地職業粵劇團剛好相反,演出就是生意,票房的好壞,決定了賺餂,也決定了戲班的存在。因此演員配搭、劇目安排、演出地點都是戲班首先關注的事情。單說演出地點,在「旺場」演出,入場人數較有保證,票價自然可提高一些。我以銅鑼灣崇光百貨對面的舖店為例,租金不菲,但人流如潮湧,賣五元、八塊的小食,也有能力維持經營;如果小食店在內街的話,人流不足,就算舖租廉宜,也未必可彌補生意額。所以,我一直認為相關的政府部門在只資助非牟利演出的藝術資助政策下,對於粵劇界的支援肯定「不到位」。「西九」有獨立的管理局,會否有新思維,只能拭目以待。
那位初相識的朋友也問到本地粵劇的前景。如果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行業的前景不太樂觀,因為市場慢慢地萎縮。形成萎縮的原因眾多,但沒法逃避的是粵劇從「大眾娛樂」變成「小眾娛樂」,觀眾負擔的平均成本會不斷上升,同時他們對演出的要求也會提高;最後,粵劇會成為「精緻文化」,還是「廟堂文化」,當然不是今天能預測的。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