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其標希望推動內地義工事業向專業化、規範化和大眾化方向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內地的慈善志願活動,長期活躍著港人的身影。他們當中,除了如李嘉誠那樣屢有巨資捐獻的商人,也有一些默默付出卻鮮為人知的義工,港人林其標便是其中一位。與多數慈善家不同,林其標的重點扶助對象是兩類特殊的人群—重度癱瘓者和勞教人員。他出資並協助當地創建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和幫教出獄人員的「中途宿舍」,自任負責人。他發起成立義工中心,組織各類慈善活動並親自培訓義工。周圍的街坊都說,林其標做義工上了「癮」。而在他看來,他們只說對了一半,自己所做的一切,於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於公是想推動發展內地還很不成熟的義工事業。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人稱「標叔」的林其標,剛剛度過60歲生日,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1992年,通過一次政府招商的機會,他與兄長來到廣州番禺創業,開拓當時在內地還是一片空白的乳酸菌飲料市場,並自此W根內地。事實上,上世紀60年代上小學時,他便投身義工工作,當過「童子軍」,參加過救護隊和醫療隊。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認定了「一日義工,一世義工」的理念。
創業不誤幫人 磨礱砥礪
在內地的創業經歷讓他飽受磨礪,當年開著貨車在珠三角到處跑、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的生活,至今讓他記憶猶新。然而,當義工的想法他一直沒有丟掉。1995年的某個夜晚,一位以志願者身份的退休教師,在當地電台《心聲熱線》接聽迷途者電話,林其標聽到後,第二天便找到了番禺區青年志願者協會。林其標成功加入組織,從此開始了他的內地義工生涯。
2004年,林其標發起成立番禺義工中心,並開始在當地普及「義工」概念,並以自己在香港的經驗,親自培訓義工。該中心的日常管理經費,他更是個人出資全部包下。
出資數百萬元 興建基地
林其標的義工夢一發不可收拾,其間,他出資數百萬元建設番禺勞教人員安置幫教基地和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
一次赴監獄做義工的機會,林其標得知勞教人員回到社會後再次犯罪的比例大,同時,即使他們「從良」,也會因為有案底或者無一技之長,無法獲得社會的認可。他萌生建一所幫助勞教人員學習教育的「中途宿舍」。得到當地司法局的支持,2002年12月8日,番禺區安置幫教基地在當地歷奇山莊正式掛牌。安置幫教基地有140平方米,擁有24個床位,為無家庭或家庭不接收的刑釋人員提供1個月至3個月的食宿。林其標為這個安置幫教基地提供場所及一部分費用,目前已接待幫助刑釋人員100多人。
授人以魚與漁 一幫到底
重度殘疾人也是林其標的幫扶對象,為幫助他們自力更生,他發起並與政府創辦歷奇重度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從而減輕這些殘疾人家庭的負擔。
安置基地需要大量的費用,為了彌補幫扶中心經費不足的問題,林其標在附近創建商業性質的歷奇山莊,所得利潤全部反哺以上兩個基地。
除了應付自己生意,林其標其他時間全部投入義工工作。他的家眷在香港,但每年回港平均不到3次。建立託養中心和幫教基地,不少朋友稱他為「傻瓜」,對此,他都一笑而過。林其標說,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待他退休後,利用他在商界的人脈,游說那些有經濟實力的朋友,一起從事義工和慈善事業。
「中國好人」評選 榜上有名
林其標的一片愛心也達到社會的認可和贊同。2011年,由中央文明辦主辦的「中國好人榜」評選活動中,林其標當選為 「助人為樂好人」。而在此之前,他也先後獲得「廣州市首屆十大傑出義工」、「廣州市熱心重視幼兒教育事業先進個人」等稱號。
在採訪過程中,林其標興致勃勃地帶著記者參觀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和勞教人員幫教安置基地,臉上一直洋溢著發自內心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在番禺的大街開車和行路,不時有街坊遠遠便向他打招呼,「標叔」叫得格外自然和親切。林其標說,他的所作所為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肯定,他非常享受。他準備在一兩年內退休,專心做義工。
「若通過我的努力,能夠推動內地義工事業的專業化、規範化和群眾化,此生則圓滿。」林其標說。
|